為加速推動農產品行業向高科技轉型,實現可持續農耕、漁業養殖等技術創新,減少對進口食品的過分依賴,提高農產品的自給能力,新加坡政府日前出臺了農產品“30·30愿景”,并決定成立新加坡食品局,負責推進實現愿景。
農產品“30·30愿景”是指到2030年,新加坡生產的農產品將能夠滿足國民三成的營養需求,在國民的三成營養需求中,有20%來自蔬菜水果,10%來自魚肉和雞蛋等食物所含蛋白質。
長期以來,農業是新加坡的劣勢,農產品主要依賴進口。農業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農業發展空間小。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41.3平方公里,且地域狹小,東部為平原地區,西部和中部為丘陵,適宜農業生產的耕地并不多,占國土面積的5%。
二是人口密度大。這對農業生產需要大量土地和農產品消費需求來說是“雪上加霜”。新加坡人口密度世界排名第二,每平方公里約8000人生活,需占用大量土地,用于建設房屋、公共設施、道路、學校、醫院和綠化等,各類企業生產制造研發也需占用一定量的土地資源。
三是自產農產品數量非常有限。新加坡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氣候炎熱潮濕,年平均溫度在23攝氏度至35攝氏度之間,濕度在65%至90%之間,這種氣候特點決定了發展農業只能因地制宜。為此,新加坡選擇了種植經濟價值高的椰子、油棕、橡膠和*的觀賞花卉胡姬花(蘭花)等,糧食作物種植少。目前,新加坡農產品的生產量僅占本國居民消費總需求的不到10%,90%以上的農產品消費需要從國外進口。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農產品“30·30愿景”是一個宏大的目標,屆時農產品的生產量要比目前高出好幾倍。新加坡目前超過九成的糧食需要從外國進口,對全球食品市場的不穩定性應對能力脆弱,政府必須采取主動措施予以應對。著力加大農產品生產力度和規模,可降低對進口食品的依賴,以便在海外供應中斷時能有效緩解沖擊。要實現“30·30愿景”,農產品行業須采納新的解決方案提高生產力,實踐研發成果,加強對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以克服資源局限的缺陷。
為了保障農產品“30·30愿景”順利實現,打造亞洲乃至全球領先的城市農業科技和水產養殖科技樞紐,建立可出口到區域的食品生產模式,新加坡將多措并舉,加大投入力度,尤其主打“科技牌”。
首先,支持農場加強創新和提高生產力,打造高科技農業。新加坡政府將在淡馬錫理工學院設立水產養殖創新中心,通過與本地漁場合作,采用自動喂魚人工智能養魚系統,控制魚的品質、分量和大小,減少飼料浪費,節約投入成本,協助業者提高生產力和向可持續經營方向發展,把新加坡打造為熱帶水產養殖中心。
其次,繼續擴大采用先進技術的室內農耕生產,如利用人工智能系統,自動調控*有利于蔬菜生長的條件。利用人工智能系統可算出和調控蔬菜所需各種養分,可在不浪費水電的情況下種菜。提倡和推廣疊層式種植技術。另外,發展廣受好評的都市農業,鼓勵民眾在屋頂種植農產品。
第三,加大農產品科技研發工作投入力度。新加坡研究、創新與創業理事會將撥款1.44億新元(約合7.2億元人民幣),支持農產品科技相關研發工作。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投資公司與合作伙伴,將投資逾9000萬新元(約合4.5億元人民幣),協助農業與食物科技起步公司成長,包括為起步公司介紹生意伙伴,協助它們打入新市場。
據悉,食品局將采取“三大食物籃子”策略,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生產和供應。所謂“三大食物籃子”,一是大力推動本土生產策略,提高蔬菜、雞蛋、魚肉、糧食等產品自給率,逐步降低對進口農產品的高度依賴;二是尋找多元化的進口食品供應源,不過度依賴某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口農產品,不把食品安全放在一個籃子里;三是協助本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把在國外種植的農產品運回國內消費。
此外,新加坡還將籌建農業食品創新園。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并與業者共創,將加強基建方面的支援保障。新的農業食品創新園將匯集高科技農耕、研究與開發活動,包括建立室內植物工廠、昆蟲農場和動物飼料生產設施等。創新園預計2021年可建成投入使用。同時,將設立跨政府部門指導委員會,探討如何在行業與企業發展、研發、人力和條規方面,給予農業科技領域更好的援助,并加強與農商會的密切合作,解決各類涉農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