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商河縣許商街道地處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城區,面積114.6平方公里,耕地79950畝,轄79個行政村、14個社區,人口10.58萬人。94個村清點固定資產賬面金額3350.38萬元,核實金額15877.42萬元;現金2.18萬元,銀行存款4667.84萬元;機動地394.92畝;出租的資源性資產1916.81畝;清理出閑散土地7713.71畝;閑散宅基540.13畝;閑散池塘(灣地)1857.09畝;出租池塘(灣地)609.13畝。自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以來,濟南市商河縣許商街道嚴格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順利。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健全改革方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現村集體資產共同管理、監督、分配收益的有效途徑,辦事處深刻認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圍繞全縣“1383”工作體系,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2018年6月15日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動員會召開后,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考察聘用資質良好、經驗豐富、工作扎實的大乘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為合作第三方,據實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分步細化工作流程;同時,各村(社區)分別成立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清產核資小組與成員界定小組,完善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體系,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村村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強化理論宣傳,深入摸排調研。辦事處充分利用村級廣播、發放一封信、懸掛橫幅、張貼公告及入戶宣傳等形式,宣傳改革工作對于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贏得群眾理解與支持,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工作氛圍。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積極支持農民創新創造,把選擇權交給農民。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召開村組會、黨員會、村民小組座談會及群眾代表會等形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摸清底數,建立工作臺賬,堅持公開、公正、公平,提高改革透明度,充分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三是細化工作流程,分類規范推進。改革工作啟動后,辦事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改革方案;領導小組成員踐行“一線工作法”,按管區召開包村干部與村“兩委”負責人會議,進一步統一各層級干部思想,細化改革流程和操作規范。明確分類實施、穩慎開展工作基調。針對遠郊村經營性資產匱乏的狀況,確定改革重點是做好清產核資工作,建立集體經濟組織,管護好農村集體非經營性資產,為資源性資產的流轉打下堅實基礎;針對有經營性資產的近郊村和城中村,確定改革重點是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保護好集體成員權利。嚴格工作程序,堅守法律政策底線,堅持農民集體所有不動搖,嚴肅工作紀律,堅決查處和糾正弄虛作假、侵害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權益等行為。
四是典型經驗引路,穩步實施推進。“解剖麻雀,樹好典型”。為了確保全街道改革工作順利推進,領導小組選出兼具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的羊角嶺村先行先試。在商定“一個方案、兩個辦法”的內容框架后,召開全體村民代表會議,本著“有法依法、無法依規、無規依民”的原則,表決通過具體詳細的實施方案和辦法,并進行公示,確保做到公平、公正。2018年7月4日,街道、管區與村三個工作小組成員會同第三方對羊角嶺村集體資產進行盤點、丈量,同時對該村的債權、債務采用函證或面詢的方式進行核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分區域、分類型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在完成了94個單位的清產核資后,積極助力農村空閑宅基和閑散土地回收,共發包閑散地2702.4畝、灣244.4畝、閑散宅基33.78畝、超占宅基收費55.599畝;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共2457515元。2018年9月,先后組織部分班子成員、各管區書記及各村居支部書記分期分批到到蒙陰、寧陽、肥城等地參觀學習,借鑒其先進經驗,結合轄區實際,積極謀劃種植花卉苗木等產業。大力發展邊角經濟,共栽種花卉苗木65871棵,占地659畝,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五是率先打印完成,打通改革“*后一公里”。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培訓結束后,改革工作進入系統錄入賦碼和打印證書階段。辦事處按照培訓要求,有條不紊的進行登記賦碼等相關工作辦事處快干加實干,率先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證書打印工作,今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法人”和“市場主體”地位,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刻制公章、辦理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開具發票,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村民們熱情高漲干勁十足,村集體信心滿滿躊躇滿懷,積極謀劃村集體的發展規劃。至此,許商街道率先打通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后一公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