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級干部的光榮使命。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吉林省舒蘭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扶貧、*脫貧的戰略思想,堅持以產業扶貧為核心路徑,千方百計推進各類扶貧產業健康發展,形成了以光伏扶貧項目兜底脫貧和農業特色產業脫貧增收相結合的脫貧新路,帶動貧困人口持續脫貧,確保貧困人口長期脫貧不返貧。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舒蘭市委書記李鵬飛。
李鵬飛介紹,舒蘭市在扶貧脫貧攻堅戰中具體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圍繞新能源產業,實施光伏扶貧項目兜底脫貧。舒蘭市在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本市實際,采取“光伏+”的扶貧模式,建設實施了總裝機容量80兆瓦的村級光伏電站116座,分布在全市18個鄉(鎮)街94個行政村,總占地面積226萬平方米。該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實現并網發電,完成了網上建戶,鎖定了0.88元的上網電價,撥付全市210個行政村每村每年5萬元村集體收入,已撥付2個年度,共2100萬元;撥付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3000元補貼共1616.7萬元。保證了全市21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穩定收益,實現兜底脫貧。
二是圍繞龍頭企業帶動,實施市級養殖扶貧項目。舒蘭市依托各類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畜禽產業。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758萬元,先后建成養殖項目9個。其中,依托德生牧業合作建設肉雞養殖場7個;依托三興牧業合作建設肉牛養殖項目1個,依托龍灣牧業合作實施肉牛養殖項目1個。共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96戶、4220人。
三是圍繞產業能人引領,實施鄉級特色扶貧項目。舒蘭市充分發揮鄉村兩級的組織推動和農村產業能人的引領帶動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自愿為基礎,通過貧困戶生產要素投入、社會資本注入等入股方式,因地制宜發展鄉級產業項目,把貧困戶與產業能人、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嫁接,構建了“產業能人+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使更多的貧困戶“加進來、跟著干、共同富”。天德鄉圍繞秸稈綜合利用,購買秸稈打包機及附屬配套設施8臺(套),進行秸稈撿拾打捆作業,帶動全鄉8個村207戶貧困戶,戶均實現增收近1000元。
四是圍繞電商扶貧,實施村級特色扶貧項目。舒蘭市依托“舒蘭大米”品牌,2017年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訂了“互聯網+扶貧”示范市建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創新“電商+”扶貧模式,在平安鎮雙河村開展了百公頃綠色水稻扶貧項目試點,成立了雙禾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37戶,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善品公社的線上渠道銷售該合作社的大米產品,戶均實現分紅2000元。2018年,舒蘭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開展了*書記代言鄉村特色產品活動,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平臺線上銷售,使舒蘭市鄉村特色農產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全市45個代言產品總銷售額達到465.68萬元,大大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貧困戶增收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