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上海呂巷鎮和平村,工人們正忙著將村民的住宅外墻進行白化。陳舊的房屋經過重新粉刷,并繪上一幅幅精美的墻畫,顏值一下就提升了不少。和平村黨總支書記費連均告訴記者,這期墻面白化工程涉及65戶,現在已完成近半。
近年來,通過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和平村已基本構成“地面綠化、墻面白化、環境潔化、路面硬化、夜間亮化、污水凈化”的“六化”格局。今天的和平村,道路寬敞,路面整潔,農民的房子變白了,河水變清澈了,農戶宅前屋后也都種上綠化。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呈現出了門前有菜園,屋后有花園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不僅如此,作為“皇母”蟠桃起源地的和平村,經過多年的規劃和建設,形成了以金石公路朱呂公路、漾平路兩側為主的生態農業帶。近年來,和平村把發展蟠桃產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抓手,今年被成功列入市2019年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計劃。
從2007年高起點規劃并實施蟠桃“一區一帶”工程,和平村現以形成集科研、示范、展示、培訓、觀光、休閑為一體的千畝蟠桃核心示范區。“重點圍繞‘水果產業’做文章,以農業帶動旅游,做好做強呂巷的品牌農業,”費連均說,“推動鄉村旅游,帶動農產品銷售,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提升村民收入也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工作目標。呂巷鎮借助“水果公園”的品牌效應,鼓勵村民種植蟠桃、葡萄、柚子和藍莓等本土品牌水果,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收入。此外,圍繞呂巷水果公園項目建設,費連均覺得,除了通過土地流轉,增加村民的土地租金收入外,也要因地制宜地開展農家樂、民宿等農村產業,為村民增收提供條件。
鄉間民俗和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所在。始于清宣統三年(1911年)的網船埭“小白龍”舞,傳承至今,土布工藝、白龍糕制作技藝、小白龍信俗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圍繞小白龍文化開展建設,用好傳統文化,講好農村故事,從而帶動鄉村旅游。”呂巷鎮鎮長朱明建介紹,呂巷鎮規劃在和平村建設占地500畝的白龍湖景觀區,以便更好地展示呂巷的白龍文化。“把龍抬頭、龍戲珠、紫氣東來寓意體現在湖泊的設計中,同時把白龍舞、白龍糕、小白龍長廊等有關小白龍的故事串聯起來。”
據了解,接下來呂巷鎮將有29個鄉村振興項目陸續啟動,總投資在10億元左右,一幅鄉村振興的秀美藍圖正在繪就。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