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豐富的雜糧品種資源,成就了山西“小雜糧王國”的美譽。為全面推進雜糧全產業鏈開發再升級,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雜糧全產業鏈開發的實施意見》提出,2019年,以鞏固優勢、提質增效為目標,建設優質雜糧生產基地,創建雜糧特優區、產業園,組建雜糧產業聯盟;2020年,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目標,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在全國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2021—2022年,重點以打造雜糧產業集群、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為目標,雜糧品種品質與生產規模進一步提升,產業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方式更加多元,農民共享產業鏈發展的增值收益不斷增加。
為打造雜糧全產業鏈布局,我省將實施雜糧良種繁育、優質雜糧有機旱作生產、雜糧龍頭企業全產業鏈開發、雜糧食品多樣化研發、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培育六大工程。力爭到2022年,篩選綠色、抗旱、節水、節肥、專用、適宜機械化作業的雜糧新品種20個,輻射帶動全省雜糧良種普及率達到80%以上;建成以呂梁山、太行山、雁北冷涼地區和忻州*雜糧產業特優區為主的優質雜糧有機旱作生產格局,90%以上的可機械作業旱地普及應用機械化有機旱作生產技術;培育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雜糧產業化聯合體10家左右,全省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雜糧加工企業發展到50家,超5億元企業達10家以上;在雜糧傳統風味小吃、主食加工產品、釀造食品、雜糧飲料、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方面取得重點突破;重點打造50個產品質量優、品牌信譽高、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品牌和200個科技含量高、品牌定位準、市場前景好的產品品牌;創建省級示范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00家。
我省將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對于符合規劃布局要求的雜糧全產業鏈開發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優先給予保障。嚴格落實農產品初加工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雜糧加工企業天然氣用戶改“轉供”為“直供”。支持雜糧加工企業利用技改引導資金,加快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實施煤改氣、煤改電。嚴格落實雜糧加工企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雜糧加工企業引進各類戰略投資者,大力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造。試點建立雜糧種植保險省級財政補貼機制,進一步擴大雜糧種植保險覆蓋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