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小麥、甘甜的西瓜、肥美的龍蝦……這幾天,慈溪市現代農業開發區到處是收獲的喜悅。5月份,龍蝦、小麥、油菜、西瓜等陸續豐收,充實了倉廩和餐桌。靠著先進的科學技術、農業設備以及因地制宜的科學生產方式,開發區的鹽堿地成了品質優良的菜園子和糧倉。
鹽堿地上的西瓜熟了,種瓜能手徐孔森戴著草帽,卷著褲腿,把沉甸甸的西瓜搬上車,忙得汗流浹背。“這幾天剛上市,預訂的客戶很多,西瓜供不應求。”徐孔森說,這些西瓜都是賣到連鎖水果店,散客購買需要預訂,估計再一星期西瓜才能批量上市。徐孔森三四百畝西瓜地總共種植有七八個品種,畝產超過3000斤,每斤3.5元到5元。
繁忙的農機在廣袤的田野里縱橫馳騁,在田間覓食的白鷺此起彼落。筆者看到,正大桑田(寧波)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農機倉庫白天空蕩蕩的,收割機、運輸機、翻耕機都跑到了田里,公司寬闊的停車場地也都曬上了黑色的油菜籽。
“3500畝油菜已全面收割,這兩天就能全部入倉。1.6萬多畝的小麥月底也能全部完成采收。”公司生產部部長田建威告訴筆者,這陣子正是農忙的時候,等收好小麥和油菜籽,就要種植水稻,部分田已翻耕好就等著播種。
露著秸稈的稻田里,龍蝦肥了。潤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晚稻收割后的閑田環溝里蓄足水養起了小龍蝦,杭州灣現代農業研究院稻漁共生試驗基地里的小龍蝦也爬上了餐桌。清蒸、紅燒、蒜蓉,各式烹飪全副上陣,烹制出香味濃郁、肉質鮮美的龍蝦大餐。開發區每天有“千軍萬馬”的小龍蝦銷售到全市各地,潤禾農業的小龍蝦通過朋友圈銷售*就能賣出500多斤。
科技和創新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發展的希望。通過淋鹽洗堿方法來降低土壤的鹽堿度,然后種植油菜、水稻等來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地力,經過連續幾年的耕作,現在這片土地上的小麥畝產量達到750斤,油菜籽畝產量350斤,水稻畝產量1100斤。杭州灣現代農業研究院、國際食品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的陸續建成投用,帶來了新品種新技術、先進的生產方式,稻菜輪作、稻漁共生、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等生產模式在此生根,土地的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如今,開發區的產業鏈不斷拓展,種植結構日益優化,創業創新和優質項目孵化平臺持續完善,已形成優質糧食、精品水果、出口蔬菜等三大主導產業,入駐有正大集團、寧波牛奶集團等企業40家,覆蓋雞蛋、水稻、西蘭花、西瓜、葡萄、白玉菇等多個品類,獲得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整體認證,培育產生了“海香軟”等農業品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