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記者來到菏澤巨野縣麒麟鎮南曹村發現,這個村地里“種”的東西和別的村不一樣,不是糧食、蔬菜和果樹,而是太陽能光伏。落地運營不到兩年時間,村里的特色光伏農業已初具規模。
2014年,時任村支書的曹傳增了解到,相關部門在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當年,他先后10多次前往青島,尋求跟光伏企業的合作。經過不懈努力,到2017年,總投資6.8億元、占地1200畝的30兆瓦的太陽能光伏項目在南曹村落地投入運營。隨后,村里又在光伏下面建起種植、養殖大棚,發展特色種養。
曹傳增從1996年至2018年擔任村支書,22年時間,先后帶領村莊實現三次產業轉型升級。1997年,他帶領全村把一家一戶零散的土地,調整為成方連片的大塊,然后發展棉花良種繁育,每畝棉種年收入近萬元。
2002年以后,棉花價格下跌,棉種銷路萎縮,南曹村開始第二次產業調整。村集體把村民們的土地統*轉后,改種成速生楊,樹下種植紫花苜蓿,然后鼓勵村民發展養殖業。“土地流轉后,一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外出務工。留在村里的婦女、老人也可以在林地務工,賺取一份收入。”曹傳增說。
原來的農業項目,讓村民們的口袋鼓了,但村集體一直沒有找到增收渠道。曹傳增說,太陽能光伏項目落戶后,村集體每年將有數百萬元收入。村集體有了錢,能為村民辦更多的實事。
據介紹,光伏項目落地后,由村集體、種植大戶和光伏企業三方共同合作。隨著項目投入運營,給村里帶來了土地流轉收入、農業收入、項目分紅和就業機會等多項“紅利”。
近年來,村里通過養殖青山羊、黑豬、肉鴨等,先后成立了5家農牧公司和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在全鎮范圍內流轉土地6000畝。光伏項目投入運營后,又新上了牛蛙、鴿子等養殖項目。
2012年,南曹村被確定為巨野縣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村里開始建設樓房。整齊劃一的樓房代替了以前破舊的農村小院。如今,絕大多數村民已經遷入新居。村舊址復墾206畝土地。
曹傳增說,目前村里正規劃建設旅游接待中心。舊村復墾的200多畝土地將用于建設采摘園,將借助農光互補項目和采摘,打造集觀光、采摘、餐飲為一體的旅游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