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沐浴著夏日朝陽,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白市鎮汶溪村蔬菜基地里近30人在基地里有說有笑的忙得不亦樂乎。一行行,一株株,隨風搖曳競相生長的綠油油的蔬菜苗,宛若一片綠色的大海,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和希望。
“我兒媳家2畝地流轉給了公司,拿到了1200租金,現在又能到基地干活領工錢。”正在地里干活的對江村村民陳翠梅老人高興地說“現在每個月10號左右老板就會給我們接*工錢。”
陳細妹,今年45歲,是對江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里4口人,丈夫身體不好又不識字,自己也患有肺結核,只能年年在家種田,眼看大兒子考起大學全家有了希望,卻中途退學閉門在家,家里的負擔還得她一個人扛著。“以前村里沒有活干,要走很遠的路去其他村找活干,現在干活,老板隨叫隨到,我還是我們10個人的隊長呢。”陳細妹說“我們這個隊的人今天沒來齊,有幾個人家里的田不在基地里,他們在家里插秧。”
“我們從早上7點開始干到下午6點,中午休息1多個小時,*就能得80塊,下午多做一個小時還能多得10塊,常年在這做工,一個月能有2000多塊。”直腰起來休息的汶溪村村民周水英說“我們干活除了按天算,還可以“記件”,栽一顆苗9分錢,多干多得。”
“我們的壩子地勢低,往年都只知道種稻谷,高點的地方也只是種些包谷和紅薯,現在連片了還真好看。”中寨村已年滿60歲的唐荷桂老人說“以前沒事我們只曉得三五個到屋頭“擺門子”,打點牌,現在出來干活,*高高興興的,人也健康得多。”
“群眾要脫貧,產業需先行;百姓要致富,產業是支柱;群眾奔小康,就得有人幫。”白市鎮黨委書記說。
自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白市鎮努力在發展產業中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留得住”理念,依托資源稟賦以及市場需求,明確靶向,以規模化發展蔬菜產業為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廣尋路子,動員群眾積極加入蔬菜產業發展行列,為全鎮群眾鋪開了一條致富新路子。
“我們這600畝蔬菜基地覆蓋了200多戶農戶,周圍在家的勞動力都可以來干活,人多的時候*有40多個。”基地管理員說“為了方面人員管理,我們還把經常來干活的人進行了分組,需要人干活的時候只要打電話聯系組長就可以了。”
據介紹,為保證蔬菜苗存活率和蔬菜成品質量,該基地種植的所有苗都是由重慶總公司連夜運輸過來的,前來做工的百姓也是由公司技術員手把手培訓過后才開始干活。今年,基地里種植了黃瓜、大豆、絲瓜、西紅柿等多類蔬菜,現已移栽完成近300畝,預計6月底可以全部移栽完成。現在,*批移栽的蔬菜已開始結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