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將增殖放流任務下放到區市,即墨區承擔了重要的放流任務。在鰲山灣海域,放流了品種分別為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牙鲆魚和金烏賊。其中,2017年放流苗種1.71億單位,2018年放流1.63億單位;2019年漁業生產職能劃給區農業農村局后,投入加大,苗種放流量大幅上升,將達到2.38億單位;三年累計放流量可達5.72億單位。通過大規模的增殖放流,凸顯出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凸顯。增殖放流,有效地修復了海域生態環境,恢復了水生物的資源群體,改善了種群結構,維護了水生物的多樣性;促進了近海生態系統循環,通過放流、捕撈增殖資源,從海水中移除了大量的碳、氮、磷等元素,有效地緩解了海水營養化,凈化了水質。
經濟效益凸顯。通過增殖放流,極大地補充了近海衰退的漁業資源,一些重要的種群數量得到了恢復,多年不見的對蝦、海蜇、梭子蟹等大宗放流物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漁汛,保障了漁業可持續發展,優化了漁業產業結構,實現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社會效益凸顯。通過增殖放流,帶動了水產種苗培育、加工貿易等行業發展,創造了大量的社會就業機會,促進了現代漁業的轉型升級;滿足了社會對綠色、安全、放心海產品的需求,豐富了海鮮市場,優化了群眾的飲食結構,提高了群眾的飲食品質;增強了廣大群眾保護漁業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和繁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