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現代供應鏈建設推進會在杭州舉行。會上,數家典型企業分享了其在建設現代供應鏈方面的做法。其中,一家蔬菜電商企業的數字化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引起了在場參會嘉賓的關注:數字化賦能蔬菜供應鏈、建立蔬菜商品標準數據庫,以大數據為依托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生產者,常常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在擴大生產、采購種子化肥等物料時,他們需要*性較大的規模資金,但因缺乏信用記錄、無銀行認可的擔保物,往往被銀行拒之門外。
近期,河南商丘市柘城縣24歲的辣椒經銷戶孫孩等到了盼望已久的145萬元。這是他幾個月前申請的貸款。與其他貸款不同,這筆貸款沒有固定資產作為抵押,是通過他自家種的辣椒,以農產品質押的方式完成。
這是浙江正在探索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杭州小農網絡科技有限(下稱“宋小菜”)公司成為“*個吃螃蟹的人”。據“宋小菜”負責人余玲兵介紹,企業與銀行、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共同合作,直接以農產品作質押申請貸款的農戶。并通過大數據,實現對農戶及農產品的“估值”“授信”。
“宋小菜”的故事只是浙江眾多建設現代化供應鏈體系的一個創新案例。會議還提出,到2022年,浙江力爭培育5個千億級、20個百億級的產業供應鏈,形成20家左右全國供應鏈百強企業、80家以上具有行業或區域影響力的供應鏈重點企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