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實訓室里,該院研究生溫德圣根據農業無人機拍攝的圖像,正通過平臺進行植物病蟲害種類的數據采集和分析。
“別看無人機個小,作用可大著呢。”溫德圣指著實訓室里的一架農業無人機向記者介紹。溫德圣是新疆大學“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2018年,他和團隊的創業項目“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榮獲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目前,在老師的指導下,他正致力于打造項目的升級版——探索無人機和地面設備的有機結合。
2017年,看到無人機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優勢后,溫德圣和6名同學組建了“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團隊,并在學校的支持下購買了無人機設備。為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團隊開展了多次野外調研。成員們發現南疆地區的條件更為艱苦,水資源缺乏、機械化程度低,使用無人機有廣闊的市場。2018年,溫德圣和團隊在暑假期間,嘗試把無人機助力智慧農業應用到南疆地區,足跡遍布疏勒縣、拜城縣的10多個鄉村。
“這個無人機像玩具一樣,能給莊稼打藥?”在疏勒縣塔尕爾其鄉,農民們提出了質疑。考慮到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溫德圣專門邀請了當地翻譯協助,將作業過程錄制成視頻播給農民們看,并為100畝農田免費作業。“作業展示結束后,我們帶的十幾份合同訂單全部簽完了。”溫德圣說,當農民們看到無人機兩小時就能完成傳統拖拉機*的工作量,比拖拉機省水80%且零折損時,紛紛對無人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如今,溫德圣和團隊作業面積達35萬畝。“我們會心懷農業科技,堅持農用無人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實現鄉村振興的追夢人。”溫德圣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需要有敢于挑戰困難的勇氣,還要有創新的精神。希望自己和團隊能讓無人機成為助農幫手,讓無人機飛翔在新疆更多的希望的田野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