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會將貧困戶再次推向貧困的深淵,利用和發揮好農業保險,為*扶貧搭建起一道堅實的人工屏障。
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系數高,生產經營風險大,對于貧困地區的農戶來說,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可能會將其再次推向貧困的邊緣。眼下,各地的扶貧工作正在攻堅拔寨,面對的也是*難啃的硬骨頭。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和發揮好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密切相關的農業保險的作用,為貧困戶生產經營兜底,這樣,就可以為*扶貧搭建起一道堅實的人工屏障,為*脫貧“添磚加瓦”。
眼下,正是蘋果坐果套袋的時節。在花牛蘋果的主產區,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白家河村,村民們在蘋果樹下忙得不可開交??粗衲甑奶O果長勢雖然比去年好,但有些果農臉上流露出來的仍舊是揮之不去的擔憂。
據白愛民介紹,去年剛開始蘋果長勢非常喜人,可沒有料到的是,正當花開之際,一場大雪將蘋果花全部凍掉了,給果農造成了難以承受的損失。
白家河是麥積區17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為了徹底改變村里的貧窮面貌,新組建的村黨支部一班人緊緊抓住麥積區實施北山萬畝林果基地建設的機遇,確定了“支部引領、協會帶動、群眾參與”的產業發展思路,把種植花牛蘋果作為富民主導產業,并建立了“網上智慧果園”平臺,實行果園管理線上全過程技術指導,有效解決了群眾“缺技術”的短板。然而,短資金、缺技術、沒銷路的問題解決后,可霜凍、大雪、暴雨等自然災害卻沒法抵御。為此,白家河村蘋果種植合作社統一為果農們購買了農業保險,就在去年的雪凍后農業保險就派上了用場。
白愛民告訴記者,以前部分村民對農業保險不是很了解,也因為一年要掏一定的保險費而一度抵觸。當遇到災害,看到農業保險為果農送來賠償款后,他們對農業保險才有了新的認識,并積極要求購買。
2014年,天水市啟動實施了蘋果收獲保險試點。麥積區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減少自然災害對蘋果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率先帶領合作社成員購買了全區*單蘋果收獲保險,五年來累計繳納保費64.96萬元,保險公司理賠196萬元。2019年,合作社186戶成員的5600畝蘋果園全部進行了投保,并帶動周邊4個村29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145畝果園及其他農戶果園全部進行了投保。
為落實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國家保監會將農業保險確定為保險業打好扶貧攻堅戰的主攻方向之一。為此,自2014年以來,麥積區南山蘋果產業園累計投保果園66900余畝,農戶、企業及合作社共繳納保費267.6萬元,保險公司為2500多戶貧困戶和48家企業理賠2716萬元。在蘋果產業園的示范帶動下,2019年全區共完成蘋果、花椒、葡萄、核桃等各類果品保險面積近30萬畝。
2018年,天水市共兌付理賠資金2586.03萬元,涉及48家企業和2.1萬戶農戶,真正讓參保農戶及企業感受到了農業保險帶來的好處,有效提高了參保投保積極性,切實保障了農戶及企業的基本收益和切身利益,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去年7月24日,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為體現貧困戶特惠原則,減輕貧困戶保費自繳壓力,從2019年起,種養產業綜合保險的保費分攤比例統一設置為:省級財政補貼40%、市縣財政補貼50%、貧困戶自繳10%。有了這樣的政策保障,參保貧困戶可有效降低因災返貧的風險,增強脫貧致富動力。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是鞏固扶貧成果的根本手段。按照省政府關于農業保險“成本墊底、收益托底、六大產業全覆蓋”和“三年兜底、五年平衡,區分特點、精設品種,普惠與特惠兼顧,貧困戶一戶不落”的總體要求,圍繞牛、羊、菜、果、薯、藥等特色產業發展,以保障貧困戶收入穩定為目標,大力開展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工作,助力全省到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甘肅省農業保險全面實施“增品、擴面、提標、降費”,截至4月底,已簽單實施56個保險品種,實現簽單保費3.33億元,投保農戶73.3萬戶,其中包含36.4萬戶貧困戶,支付賠款2.61億元,切實為農戶發展產業撐起了“保護傘”。
在扶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農業保險的保障作用無疑就是一道屏障。我省農業保險部門在聚焦貧困地區和貧困戶“增品、擴面、提標、降費”的同時,既有普惠,也有特惠,既要保自然災害,又要保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具體到戶,以實施“一戶一策、一戶一保、一戶一單、一戶一賠”的一攬子保險措施,全力助推我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