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眾”有口福了!久負盛名的靈昆甜瓜(白啄瓜)因其特有的“香、脆、甜”,是很多溫州人的“心頭好”,近日走訪靈昆甜瓜種植區發現,今年靈昆甜瓜種植面積增加,新品種加入,眼下正迎來上市高峰,價格有所下降,市民實現“吃瓜自由”不太難。
瓜農稱今年賣價好 畝產收益或達2萬
從市區驅車向東,過了靈昆大橋,便是有名的靈昆甜瓜產地,路邊隨處可見成片的甜瓜種植大棚。
在77省道洞頭往靈昆方向的路旁,有一處水果集中銷售區(如上圖)。上周,看到,許多瓜農在這里設攤賣甜瓜,同時在賣的還有當地產的西瓜、小番茄等。不時有途經此處的私家車、旅游大巴,一下子涌出數十人買瓜。
“都是自家種的,現在5元一斤,每天能賣出兩三百斤。”攤主陳時增說,今年甜瓜價格賣得起來,4月底剛上市時賣到40元/公斤。不過,端午節過后,甜瓜會迎來上市高峰,價格有所下降。
走進靈昆靈農瓜果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棚,農戶們正在對剛采摘的甜瓜進行挑選、裝筐。該合作社負責人何紹海介紹,合作社有數十戶成員,種植甜瓜等水果五百來畝。
“今年甜瓜賣價好,畝產收益可能會創歷史新高,預計能達到2萬元。”何紹海說,今年水果價格普遍都高,甜瓜價格也被帶動起來。前段時間甜瓜批發價賣到1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今年*茬采摘,平均畝產收益已達到9000元,甜瓜可采摘到9月份,后續長出的甜瓜還能摘好幾茬。而往年一畝甜瓜的收益在一萬元出頭。
靈昆土壤鉀含量高 種出的甜瓜特別甜
據了解,靈昆甜瓜已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何紹海在靈昆種植甜瓜已有10多年。他種植的甜瓜品質好、口味佳、產量高,曾在浙江省西瓜、甜瓜評選比賽中榮獲金獎。
何紹海說,靈昆的土壤鉀含量高,非常適合種植糖分較高的瓜果,這也是靈昆甜瓜特別甜的原因。靈昆甜瓜對生長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喜歡在“生地”上種植,一塊田地今年種過甜瓜,明年就得換另一塊地種植。不過,現在靈昆的土地有限,需要用新技術,采用嫁接的方式種植。有些農戶向外地拓展,在龍灣、樂清、瑞安等地建起了大棚基地。
靈昆街道農辦副主任李宏基說,島上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適宜甜瓜生長的堿性土壤,令靈昆甜瓜香甜濃郁。今年靈昆甜瓜種植面積約1800畝,較去年增加了100畝左右,還引進了甜瓜新品種,目前正在試種100畝的“東方蜜”和“寧海5號”。
市農業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甜瓜全年種植面積約1.5萬畝,品種以薄皮甜瓜(本地白啄瓜)為主,全市各地都有種植,其中靈昆和龍灣是主要種植區域。目前市區水果店在賣的薄皮甜瓜基本都是溫州當地產的,有些水果筐上還會寫上農戶姓名信息。
越來越多“瓜二代”搭上“互聯網快車”
據介紹,靈昆甜瓜大多銷往溫州本地以及福建、金華等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瓜二代”通過網絡平臺銷售,把靈昆甜瓜賣到了全國各地。
葉友義是靈昆街道沙塘村人,今年種了30多畝甜瓜。葉友義以前在寧夏種蔬菜,后來聽說老家甜瓜產業發展不錯,于是回到靈昆,成立了溫州市寶島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種甜瓜比起種菜收入要好,現在一年能賺20多萬元。”葉友義笑著說。
這兩年葉友義還與第三方網絡銷售平臺合作,平臺下單后會派單給他,他女兒再把甜瓜寄出去。此外,他女兒也會幫著在微信朋友圈上賣,還設計了精美的包裝紙箱。
“在網上能賣到8元一斤,*多時*能賣出上千斤。”葉友義說,現在顧客遍及全國各地。為了保證甜瓜新鮮送達,他會精心挑選沒有破損或開裂的好瓜,裝紙箱發順豐。
和葉友義一樣,陳時增的女兒近些年也幫著在微信朋友圈上賣甜瓜,客戶遍及江蘇、上海、杭州等地。“現在主要通過微信朋友圈和代理在賣,來買的基本都是老客戶,常年在外的溫州人買得比較多。”陳時增的女兒說,網上賣的以精品甜瓜為主,根據品種不同,價格也不一樣,*的品種能賣到20多元/公斤。
溫州市東海靈螺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先生說,去年他注冊了“東海靈螺”商標,通過網絡平臺,對靈昆甜瓜等當地農特產品進行集中推銷,為消費者提供靈昆優質農特產品的同時,也能促進當地農戶增收。
甜瓜大多自產自銷 產業還有上升空間
“前不久,街道組織我們農戶去寧波考察學習當地甜瓜產業,發現他們的銷售團隊很強大,當地種植戶只管種植,銷售團隊會通過線上線下等渠道幫農戶賣。”葉友義說,目前靈昆甜瓜以農戶自產自銷為主。
李宏基介紹,為了讓靈昆甜瓜產業更好更快發展,今年4月,靈昆街道組織當地甜瓜種植大戶,在科技特派員孫繼的帶領下去寧波寧海考察學習。此外,靈昆街道每年都會與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合作,邀請農業專家為農戶開展瓜果種植培訓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和解答。
業內人士稱,近年來,各地甜瓜種植不斷涌現,靈昆甜瓜產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引進推廣新技術,創新模式、新渠道,從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市農業站相關負責人說,靈昆甜瓜大多采用的是傳統的爬地蔓方式種植,雖然省工節本,但總體管理還較為粗放。如要提高甜瓜的產量和品質,不但要增加用工,還需要對現有的很多中小棚進行改造提升。靈昆甜瓜產業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