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民盟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延慶區植物保護站主辦的“科技扶貧文化扶貧”聯合幫扶活動在北京延慶區劉斌堡鄉下虎叫村舉行,幫扶活動不僅為村民帶來了農作物病蟲害檢測技術服務和純生物菌劑幫助產業發展,還為山楂小院捐贈了近300冊圖書協助建立鄉村圖書室,村民獲得了物質和精神雙豐收。
下虎叫村為典型的山村,資源貧瘠。該村共有農田580畝,山場面積4258畝,水資源緊缺,村民用水靠人工水井,農業生產灌溉無水井,靠天吃飯,種植業收入、生態林補償、土地流轉費是村民主要收入來源,但*主要的收入方式還是外出打工。
下虎叫村村支書記時永綱介紹,村里以農業生產為本,借助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鄉村旅游,以此兩個主產業為支撐分別成立了2個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雜糧種植、加工和銷售的北京下虎叫種植專業合作社和以古民宅為基礎打造了14處“山楂小院”民宿的北京虎叫聯合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共計吸納農戶32戶。“下虎叫村在2017年時低收入戶和人口分別為32戶、75人。依托特色雜糧種植和鄉村旅游兩個合作社,2018年合計盈利180萬元,全村實現了整體脫貧。”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有害生物檢測中心主任、民盟北京市西城區科研院支部主委盧志軍告訴記者,下虎叫村的雜糧種植基礎薄弱,尤其在病蟲害防控方面尤為突出。谷子白發病、藜麥莖基腐病等病蟲害嚴重威脅雜糧產業,導致產量低,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幫扶隊伍認真分析實際情況,本著科技扶貧理念,制定了幫扶措施。首先是農作物病蟲害檢測技術服務。一是雜糧種子帶菌檢測。抽取該村谷子和藜麥種植品種,每種作物的每個品種抽取3個樣品,每個樣品100克。取樣后及時封存,并帶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實驗室展開檢測,重點針對谷子白發病、藜麥莖基腐病等病原物開展檢測和鑒定。二是針對主要產區的田間土壤進行抽樣。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采用五點法展開抽樣,指導農戶科學防治病蟲害。其次,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有害生物檢測室借助《2019年新型生防菌“貝萊斯芽孢桿菌”的防病技術研究與示范》科技項目支撐,向下虎叫村免費提供300公斤價值7.5萬元的純生物菌劑,用于支持該村下虎叫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急需解決的谷子白發病和藜麥莖基腐病綠色防控。
近年來,下虎叫村利用古民居打造山楂小院,發展特色鄉村休閑旅游。為了幫扶下虎叫村進一步搞好鄉村文化建設,民盟北京市西城區委員會副主委李新、民盟西城區青年委員會主任劉麗紅動員大家聯合捐贈近300冊圖書,由民盟西城區青委會副主任杜彥峰題寫的《山楂書院》牌匾,協助下虎叫村建立鄉村圖書室。
幫扶活動中,來自中國工商銀行、東方資產北京分公司、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天文館的民盟西城區委員還對下虎叫村進行了實地調研,就該村產業升級、村民增收提出了建議,并表示,下一步將利用各種資源加大對下虎叫村的幫扶力度,加快該村“美麗鄉村”的建設步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