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所長,你可來了。快給我看看,這新出的蘑菇咋有點發黃呢?”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新盈菌業的負責人丁金紅一看到市農科院蔬菜食用菌研究所的所長常尚連,就急不可耐地說。“別著急,我看看。”常尚連一頭扎進丁金紅的菌棚里仔細查看,“問題不大,這就是通風不夠,又加上澆水澆多了,濕度太大,接下來注意一下就行了。”
聽常尚連說完,經營著14座菌棚的丁金紅長舒了口氣:“那我就放心了。”丁金紅和東營市農科院,與常尚連的故事從2014年開始。“我是2011年下崗后開始種的。那時候我種的是雙孢菇,自己單打獨斗,沒有什么技術,就是靠著自己一股勁兒,所以經常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除了*年掙了點錢,其他幾年都賠了。”說起剛開始創業那幾年,丁金紅想想都覺得很心酸。
但這一切,因為東營市農科院蔬菜食用菌創新團隊的到來改變了。“也是一種緣分吧,我們通過實地調研,找到了這些菌棚的問題所在,建議丁大姐改種平菇,并把菌包中的生料換成熟料,避免了之前經常會出現的菌包壞掉的情況。”常尚連介紹說。“真是不服不行,有了這些技術支持,我原來一批菌包只能長3茬蘑菇,現在長7茬,常年不間斷,產量翻了三番啊,一年掙二三十萬元很輕松。”一說起常所長和她帶來的技術,丁金紅就笑得合不攏嘴。
讓百姓因為自己的科研成果獲利,這是農科院所有科研人員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論文寫在鄉野大地上,為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地里的事兒,農民的事兒,就是我們農科人的事兒。”他們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戴著鴨舌帽,身穿迷彩褲、雨鞋,皮膚黝黑,如果沒有人介紹,誰都不會相信眼前這個人是中科院的一名博士。這位叫魏立興的博士,是東營市農科院作物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的成員,一直致力于耐鹽水稻研究。現在正是水稻插秧期,他每天清早5點就來到基地,“我們就是*基層的科研單位了,再不給老百姓干點什么,不讓他們得實惠,我們自己都過意不去。”魏立興感慨地說。
本著為老百姓做些事情的信念,東營市農科院創新性地把實驗搬到了田間地頭。劃分好區域,種不同品種的水稻,讓老百姓通過實地觀察選擇自己想種的品種。“哪個品種品相好,穗大,老百姓們看得清清楚楚,這樣他們就心中有數了。”不光如此,東營市農科院還和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合作,研究如何實現水稻生長過程中的緩控施肥、優化施肥,“簡單地說,就是把肥料放在水稻根部,一開始就設置好,到了什么時期,哪些肥料會釋放出來,是按什么比例釋放出來,這樣不僅能滿足水稻的生長需要,還能減少肥料投入,降低污染,讓稻米更加安全放心。”說起正在做的事兒,魏立興很是興奮。
這只是東營市農科院科研創新團隊工作的縮影。這些農科人始終不忘科研初心,披星戴月為地里的事兒奔波。他們說自己干的只是本職工作,可就是這份敬業,讓無數的農民嘗到了科技的甜頭,找到了致富的點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