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提升鄉村振興“三個模式”,我市把農業信息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制高點,以建設智慧農業為目標,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的融合與應用,為現代農業發展插上智慧“翅膀”。
智慧化生產,提高發展質量。以設施農業為對象,重點利用電子信息、*作業及物聯網、4G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施肥、智能灌溉、設施農業生產、智能溫室管理,全市已建成物聯網基地10多處。作為大棚蔬菜發源地,壽光已建成智能化大棚3萬多個,農民每年直接增收5億元。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1萬平方米智慧蔬菜溫室,安裝了土壤水分、空氣溫濕度、二氧化碳一體化多參數感知,以及溫室環境控制裝置,水肥智能控制等設備,基本實現標準化生產的集中管控和自動控制,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蔬菜質量品質,蔬菜產量每畝增加650公斤,種植成本卻降低2410元。壽光紀臺鎮玉皇廟園區,推廣應用“復合基質栽培種植模式”,通過信息化監控預警系統對蔬菜生長實行全天候監管,以100米大棚為例,僅肥料投入一項就可節省3000元,蔬菜增產3.2%。
全程化追溯,保障農產品安全。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了農業投入品網上備案管理系統和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程質量追溯系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應用系統將市縣鎮村四級監管機構、鎮級速測室、規?;r業園區、農藥門店等全部納入監管追溯平臺,橫向與食藥、畜牧、衛生、商務等部門平臺實現對接,縱向整合各縣市區已有基礎數據資源,實時監控農藥生產經營單位狀況、農藥產品流向,收集農藥風險防控信息等,進一步規范農藥監督管理行為,切實維護農藥市場經營秩序,保護農藥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青州建立的遠程視頻監控追溯系統,配備了網絡攝像機,對王墳有機農業示范基地、九州農莊、家家富綠色蔬菜基地等3000余畝大棚蔬菜生產實行遠程監控,全程記錄基地生產過程,形成生產管理電子檔案,并對每一產品單獨編碼建立產品的“身份證”,通過網絡可查詢種管收儲銷各個環節的信息,同時還可提供遠程咨詢答疑、遠程視頻診斷、農業生產技術遠程培訓等技術支持和服務。
信息化服務,加快農技普及。通過“三農”服務熱線等平臺,農業遠程視頻診斷、智能信息查詢、政策技術咨詢信箱等信息化服務,讓廣大農業從業者在家就可享受到農技專家一對一的技術指導,成為他們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加油站”“大學堂”。部分縣市區開通了農業專家服務團,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農事早報”、“專家支招”、“政策解讀”等農技信息,部分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蔬菜生產能手還自主建立了“蔬菜視頻醫院”,實現課件點播、線上直播、遠程診斷等功能,實現與農民的常態化對接、面對面指導和零距離服務,把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加快推向全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