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六月肅南縣鄉鎮、農牧村,鄉村公路兩邊,綠樹成蔭,五顏六色的花凌空怒放;村內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綠意盎然,小菜園有聲有色;村內休閑廣場上,村民在這里,或休閑健身,或拉著家常,幸福無比…
近年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牧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廁所糞污、村容村貌提升建設為工作重點,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政策措施,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運籌帷幄 夯實責任抓落實
該縣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實際,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總指揮、縣委常委和政府副縣長任副指揮,13個職能部門負責人和7個鄉(鎮)書記、鄉(鎮)長為成員的張肅公路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指揮部,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市*新部署要求,通報鄉村振興和人居環境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問題短板,討論研究重點工作任務、辦法措施和推進計劃。制定出臺了《肅南縣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1+10”配套《方案》,為人居環境整治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推動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圍繞肅南縣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七大行動”的有關政策、技術、要求等,舉辦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技術現場培訓會,先后前往臨澤縣、甘州區、民樂縣觀摩學習“廁所革命”建設工作經驗,為有效推進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業務基礎。
加大投入 明確任務抓建設
按照“重點培育、打造精品、串點成線、擴面提質”的思路,突出村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堅持“規劃先行、因村制宜、生態優先、突出特色、文化傳承”,在編制完成《肅南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13個村《鄉村振興戰略及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規劃》的基礎上,以張肅公路沿線4個鄉(鎮)10個村為重點,整體啟動各鄉鎮總體規劃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確保高起點起步、高標準建設。目前,白銀蒙古族鄉“一寨一區”、康樂鎮裕固族民俗度假區、西柳溝民俗風情度假區已投入使用。去年,該縣籌集資金2521.5萬元,新建農牧村垃圾填埋場27座,購置垃圾壓縮車6輛、勾臂車30輛、垃圾收集斗220個、戶用垃圾桶4000個,對各農牧村環境衛生進行了綜合整治。2019年,多方籌集資金500萬元,新建7個農牧村小型垃圾填埋場,配備戶用垃圾桶4818個、垃圾斗163個、勾臂車7輛、垃圾分類收集箱254個、電動保潔車105個、保潔員工作服105套,力爭年內農牧村“一戶一桶”配備率達*,電動保潔車行政村覆蓋率達到*,農牧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
專項行動 整治村容村貌
該縣始終堅持綜合整治和專項治理并重、常態治理和集中整治結合、轄區治污和區域共治聯動,把改善人居環境納入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納入城鎮化建設、納入*脫貧等工作,組織實施農牧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計劃,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以農牧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做好鄉村“六化”工作,推進農牧村垃圾收運網絡、污水處理管網等軟硬件建設,開展農牧村改水、改灶、改暖、改圈、改廁等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農牧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夯實鄉村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止目前,已新建改建公廁61座。全縣35個清潔村莊清理生活垃圾492噸,清理村內溝渠140公里,清理淤泥35.7噸,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534.8噸,清理殘垣斷壁173處,發動農牧民投工投勞8249人次。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糞污堆積發酵設施不斷提高糞污收集利用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3%。依托項目完成廢舊農膜回收86噸(折純),回收利用率達到39%以上。
建章立制 強化督查檢查
制定《肅南縣農牧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縣級領導包鄉(鎮)抓片部門單位包村幫扶聯系工作制度》,明確了抓片組長、包鄉領導和部門單位包村聯系幫扶職責和工作目標。由縣人大、縣政協領導組成全縣人居環境改善督導檢查組,就農牧村環境衛生整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等在全縣開展了“八走八看”督導檢查,通過現場查看、走訪調研等方式,查找和發現影響城鄉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190余件,督查組以現場認領、現場交辦的方式全部進行了交辦,提出了明確責任主體、限期進行整改的要求。目前,查找和發現的問題已全部納入鄉(鎮)和部門整改計劃予以督促整改落實。同時,為確保完成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硬任務,縣農牧村人居環境“1+10”方案涉及單位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就農牧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組成督查組,通過現場查看、查閱資料、走訪群眾等方式,對各鄉鎮農牧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清潔村莊”等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
轉變觀念 構建鄉風文明
在重視改善村容村貌和生活條件的基礎上,把農牧村社會綜合治理作為推進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內容,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等制度,不斷增強農牧村居民的法治觀念。全縣102個農牧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充分發揮文化廣場、文化活動室功能,積極組織開展各種群眾性文化活動,增強農牧民群眾的團結友善意識,提升文明和諧程度。充分發揮“一堂一隊”服務作用,全縣共建成道德講堂36所,組建志愿者服務工作隊42支、注冊志愿者2266名。廣泛開展“除陋習、樹新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衛生庭院”、“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召開全縣先進典型評選表彰大會,對33名“三八紅旗手”、“*婦女干部”“巾幗建功標兵”“致富女能手”和8戶“*美家庭”進行了表彰獎勵,有效調動了群眾建設新農村、創造新生活的積極性,農牧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