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中藥材種植、中蜂養殖等三大特色富民產業,不斷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信心,群眾收入實現了穩步增長。近日,記者走進漳縣,親身感受特色產業給群眾帶來的脫貧希望和增收喜悅。
發展鄉村旅游 托起村民增收夢
“來漳縣旅游,一定要去貴清山;去了貴清山,一定要品嘗一下山腳下的農家飯。”這是很多游客來漳縣的一致看法。
夏日漳縣,青山綠水,鮮花爛漫,得天獨厚的景色顯現出獨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貴清山腳下,白墻青瓦的農家樂坐落有序。
來到新巧農家樂,村民楊新巧高興地說:“開農家樂一年能賺七八萬元,比在外地打工好多了。”她是新寺鎮青瓦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和丈夫在外地打工,收入不穩定。2015年在鎮干部的幫助下辦起了農家樂,收入穩定增長,2018年還清了8萬元的貸款。如今,楊新巧成了村里的致富好榜樣,先后被選舉為村婦聯副主席和縣人大代表。隔壁村民張鳳霞經營的農家樂也生意紅火,院落里開滿了牡丹、百合等鮮花,一派小游園的景象。她說:“我經營農家樂5年了,每年的收入都在六七萬元以上。”
新寺鎮鎮長馬箭軍介紹說,鎮里先后組織當地85名婦女赴外地學習,并在*摸底的基礎上,對積極性高、各項硬件設施具備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扶持2萬元,按照各自需求采購農家樂所需設備。“像楊新巧、張鳳霞一樣在自家院落經營農家樂的村民,已增加到61戶,可提供床位392個,供1200人就餐。”
如今,漳縣借助貴清山、遮陽山等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加快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民宿,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全縣共建成農家樂216戶,創建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1個、省級旅游扶貧試點村3個、旅游專業村6個、省級千村美麗示范村6個、旅游專業協會組織1個。在新寺、武陽、三岔等鄉鎮打造了一批植物園、觀光園等農業體驗旅游精品項目,推出了農業生態觀光游、民俗體驗游、浪漫賞花游和水果采摘等旅游項目。2018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4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7.2%,旅游綜合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25.43%。
中藥材種植 村民的“搖錢樹”
走進大草灘鎮石咀溝村,村民曹牛娃正和家人給地里的當歸除草。曹牛娃說:“村里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但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如今,光是我家就種了28畝中藥材,一年的純收入在四五萬元左右。”
大草灘鎮大力引導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在石咀溝村建立中藥材地膜覆蓋栽培標準化種植示范面積6000多畝,1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其中。通過基地的示范帶動,中藥材產業已成為農民增收主渠道,參與種植群眾人均產業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金鐘鎮金鐘村村民李芳蘭去年種植了當歸、黨參、黃芪等中藥材24畝,年純收入四五萬元以上。
漳縣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脫貧新出路,大力發展當歸、黃芩、黨參等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當地特色的中藥材產業,優化中藥材種植區域布局,規劃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努力實現調優提質增效。同時,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實行“專家+示范基地+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農技推廣機制,通過技術培訓、抓點示范、企業建基地等措施的落實,高標準推進標準化基地建設。2018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6萬畝,實現總產值4億多元,總收益2.6億多元。
中蜂養殖 甜了村民好日子
鹽井鎮寨兒村距離縣城7公里。走進漳縣欣榮中蜂科學養殖協會基地,協會負責人李永忠正在打理蜂箱,他4年前退休后便開始專業養蜂。李永忠說:“我家是四代養蜂人,兒子也在養蜂,目前已有140多箱中蜂,蜂蜜遠銷福建等地,每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在協會的支持下,當地養蜂產業快速發展起來。“協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養殖中蜂65戶,遍布全縣11個鄉鎮,貧困戶通過養蜂,收入在2萬元左右的有5戶,收入1萬元以上的有12戶,其他的貧困戶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李永忠介紹說,2018年越冬蜂群9000多箱,年產蜂蜜約24.54萬斤,蜂業年產值達4908萬元。
村民高建平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用了4年的時間,將5箱中蜂發展到了80箱,收入也由以前每年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年8萬多元。金鐘鎮村民高興龍從2016年開始養*箱中蜂,現在已經養到了82箱中蜂,還當上了協會的技術員。
漳縣創新模式,扶持帶動11個鄉鎮,52個村,2755戶發展中蜂養殖,其中貧困戶825戶,形成了培訓、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扶貧產業鏈。全縣目前已發展中蜂養殖協會1個、合作社21個,打造“立橋山牌”“漳東夢牌”“甘灣寺牌”等土蜂蜜名片9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甜蜜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