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江蘇省無錫市不少地產水果紛紛上市。不少農企憑著自身農產品閃亮的品牌,不僅銷路非常好,而且銷售價格也不錯;與之相反,也有農企雖然農產品品質并不遜色,但由于缺乏品牌做支撐,不僅銷售相對困難,而且價格與同類品牌產品相比低了不少。于是,這類農企不惜花重金聘請行家進行“包裝”,以期令自家農產品盡快進入品牌榜單,實現更多增收。
不可否認,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沒有讓人刮目相看的農產品品牌,農企就很難做大做強。這幾年,無錫市農企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的熱情很高,尤其是在中央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培育知名品牌的要求之后,越來越多的農企相繼制定和實施具體的品牌發展目標。目前,全市擁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就達14個。這對于改變本市農產品品牌滯后、提升農產品影響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對于農企而言,任何農產品品牌的形成,均必須遵循其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絕不會僅靠所謂“包裝”就可“一炮打響”,這樣做即使創出了品牌,如果農產品難以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也難以長久保持品牌聲譽,此乃即平常所說的“欲速則不達。”縱觀在市場久負盛名的甘露青魚、陽山水蜜桃、黃土塘西瓜、太湖明珠大米等地產品牌農產品,無不經歷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市場風雨的洗禮,才逐漸成為市場“寵兒”。
其實,農企創立農產品品牌,*忌諱的就是貪大與求快。貪大,幾乎成為農產品品牌培育中的*通病——某個農產品似乎只要有了名氣,在市場稍微好賣點,就盲目擴大種植或加工規模,一味追求市場占有率。殊不知品牌農產品與其他同類農產品往往有著地理標志產品之別,某種農產品產能規模就只能這么大,如果盲目貪大則易帶來品質差異。此外,求快同樣會對農產品品牌造成傷害——如果農企僅熱衷于品牌策劃,以此制造“賣點”甚至“爆點”,而不愿在提升品質、優化服務等方面下工夫,這樣的農產品品牌只能“曇花一現”,很難長久成為市場的“賣點”和“爆點”。
所以,農企創品牌,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既不能盲目貪大,更不能一味求快。這是因為每個農產品品牌都有各自的成長規律。其間離不開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良的產品品種、科學的種植或加工技術等,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農企只有尊重和利用好這個規律,特別是力促農產品由“增產”轉向“提質”,農產品品牌培育才能少走彎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才能穩操勝券。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