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按照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的統一部署,北京市懷柔區認真組織實施,扎實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成立工作領導機構,為創建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按照全市創建統一要求,成立了由北京市懷柔區區長擔任組長,17家相關委辦局及14個鎮鄉、2個街道的負責人為成員的“北京市懷柔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統籌協調工作,健全完善了檢驗檢測、聯合執法、協調辦案等工作機制,全力保障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落實工作經費,保障監管需要。
北京市懷柔區財政對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經費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投入162.158萬元,2018年投入209.46萬元,同比增長29.2%,增速水平高于財政收入增長幅度。2019年計劃投入資金580.55萬元,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國家農安區創建宣傳、培訓、鎮鄉管理站能力提升及鎮鄉監管第三方試點工作。
完善巡查機制,強化監管責任。
北京市懷柔區建立區、鎮鄉、村三級巡查機制。2018年,北京市懷柔區農業農村局出動執法人員2206人,組織執法活動713次,檢查門店1201個,檢查中未發現經營和使用不合格農藥、獸藥等行為,未發現經營和禁限用添加劑等行為,人均檢查量約40.8次;各鎮鄉質量安全管理站及村級監管員每人平均每周2次到農業生產一線開展田間巡查,指導農戶安全生產,實現了對區域內生產主體巡查全覆蓋。
加強主體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對納入監管名錄的生產主體告知率、培訓率達到*。年初,北京市懷柔區動監所、植保站、漁政站等執法部門和鎮鄉管理站,分行業、分層次與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種養戶簽訂了告知書、責任書、承諾書,在全區建立和落實了種養戶“三書”簽訂制度、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及長效管理機制,“三書”簽約率達到*。全年共開展區級培訓3次,鎮鄉級培訓14次,培訓人員3000余人次,監管名錄內的生產主體培訓率達到*。
創新工作方法,力求取得實效。
一是創新“互聯網+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和機制”。以北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為支撐,搭建農資、農產品追溯信息系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現從原單一農產品安全檢測、管理向農田履歷管理、投入品管理、檢測管理、三品管理、追溯管理、風險預警管理、視頻監控轉變。目前,平臺一期搭建工作已經完成,內設了主體信息管理、三品一標認證及標準化基地管理、檢測管理、投入品監管等10大模塊。二是探索散戶管理新模式。按照“區級強監管、鎮鄉強機構、監管到村戶、檢測全覆蓋”的總體要求,試點引入第三方監管檢測服務,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充分發揮鎮鄉監管服務機構和村級協管員作用,不斷完善和加強對鎮村農產品生產經營散戶的巡查指導、宣傳引導和檢測服務,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