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農家書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鄉村。農家書屋不僅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還讓農民學到了科技知識,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在農民致富奔小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我們在一些農村調研時了解到,一些農家書屋并沒有真正做到讓老百姓能用、常用,達到預期效果。在加快農家書屋建設的進程中,如何更好地讓其發揮作用,正成為廣大農民的新期盼。農民的期盼主要有兩點:
一盼書屋更實用。不少農家書屋的書籍配備洋氣十足,但農味兒不夠,尤其缺少農村種植、養殖方面的專業書籍和科普知識方面的書籍。在一個村的農家書屋里,我們看到大大小小的書架上擺滿了幾千冊圖書,但絕大多數是政治、哲學類的書籍和國內外小說。“好多書看不懂,不合我們的口味。”一位農民反映說,“書屋里配了這么多哲學書籍和外國小說,我們一看就頭疼。”一位圖書管理員告訴我們,農民很講實在,什么書籍對他們有用,他們就對什么書籍感興趣。他這兩年經手借出的書中,十有八九都是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的書籍。
二盼開展引導農民閱讀的創新活動。有些農家書屋的利用率不高,借書人不多。一位長期從事農村文化工作的干部告訴我們,現實生活中,農民的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加上文化水平的因素,閱讀的氛圍還不夠濃厚。因此,這就需要基層組織通過開展各種農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如讀書交流、讀書征文比賽等,引導農民讀書、用書,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愛好,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民的“知識寶庫”。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