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來,國內氯化鉀處于穩中上升階段,不過主流客戶保持穩定操作,局部地區已經達成所愿。如華東地區濕銨主流出廠報價推漲10-20元/噸在560-620元/噸左右,局部地區貨源略為緊張,其他區域主流平穩,個別小動。
目前國內氯化銨企業開工高位、有待發訂單、新單需求有限、工廠漲價信心不足,種種情況之下,這個七月,氯化銨真的能如人所愿順利上漲還是漲價路漫漫?
一方面氯化銨企業開工率只升難降,是企業“撓頭”之處。雖說環保及安全雙重檢查的艱難處境,但各企業普遍達標,或是個別企業僅短期內被迫限產;現除四川個別氯化銨企業檢修外,其余各廠開工率均達8成水平,甚至是滿負荷狀態;另外截至目前暫無氯化銨企業表示近期有檢修計劃,據統計現國內聯堿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在80.6%左右,東北地區某氯化銨廠表示計劃本月中下旬化工液氨裝置點火,聯堿裝置可能在月底或下月初點火,預計著國內氯化銨企業的開工率回升狀態,短期內至少繼續高位徘徊在8成水平。
另一方面需求上清淡,下游采購進度較慢。據統計現國內復合肥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僅維持在44.13%左右,夏季肥基本結束,尤其是東北地區,更是慘淡,而被期待的秋季肥價格及政策等暫不明朗,大廠也只是適量采購原料,生產進度緩慢,加之迫于各原料肥的成本壓力,采購積極性不佳,對原料肥市場難以形成支撐。再者擠壓顆粒氯化銨需求同樣疲軟,尤其是東北地區“休眠”狀態,部分擠壓顆粒氯化銨企業停車或是減產中,華中地區部分大廠也是降負荷生產,同時價格偏低,如部分區域出廠報價僅在750-780元/噸左右,成交清淡。另外大農資經銷商適量的隨用隨采,僅保證有一定量的庫存即可,多數正對東北市場“虎視眈眈”,后期必然在這片必爭之地上掀起一場無硝煙的“戰爭”。
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尿素,其對氯化銨的支撐存在變數。一場印度招標讓原本漲價的尿素市場瞬間止步,多地市場的一些尿素企業小幅小調價格,就連復合肥企業的接貨價格也在回落,如截至周五臨沂地區復合肥企業的尿素接貨價格在1930-1950元/噸,而江蘇地區的干銨發至山東地區的出廠價格也僅在700-730元/噸左右,若尿素價格繼續回落,對氯化銨的上漲之路將形成阻礙。
綜上,從企業來看,目前漲價較為困難,加上尿素價格回落,終端市場不免對漲價有抵觸心理;畢竟終端庫存有限,隨著秋季肥的推動,氯化銨生產企業尚有一些待發訂單可執行,心態上不會過于悲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