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圓的紅石榴、可愛超萌的香梨寶寶、展翅飛翔的和平鴿、活潑可愛的福娃、枝繁葉茂的胡楊樹……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仿佛被61歲的楊愛鳳用剪刀賦予了生命。
楊愛鳳是庫爾勒市梨香街道凌達社區居民,她是社區的“草根能人”,是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
近日,在凌達社區“惠聚苑”,楊愛鳳和女兒何平給社區十多位有意學習剪紙技藝的居民義務教授剪紙技藝。
2019年2月,庫爾勒民俗文化博物館迎新春民間剪紙藝術展集中展示了楊愛鳳的100余幅剪紙作品,作品涉及文明新風、民族團結、百鳥賀歲、十二生肖、兒時記憶等五方面內容。
楊愛鳳說:“剪紙是個細致活兒,我*的夢想就是讓這門技藝傳承和發揚下去,讓人們了解剪紙,感受到剪紙作品的美和獨特魅力,從而讓更多的人愿意學習剪紙技藝。”
在楊愛鳳看來,如今國家繁榮富強,老百姓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但缺少像剪紙這樣的*傳統文化來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讓剪紙技藝傳入尋常百姓家。”楊愛鳳說,她不僅把自己創作的剪紙作品當禮物送人,只要有人想學,她都樂意教。
楊愛鳳曾耗時半年創作了近30米長的《56個民族大團結》剪紙長卷,以剪紙的形式展現出56個民族的人物形象,每個民族的剪紙畫邊上都工整地寫著注釋語。
楊愛鳳的女兒何平,接過了母親的剪刀和刻刀,肩負起傳承剪紙技藝的重任。
“姥姥把剪紙技藝傳給了媽媽,如今媽媽又傳給了我。”何平說,她從小耳濡目染母親的剪紙技藝,在真正走進五彩斑斕的剪紙世界后,領略到普通紙張由平凡轉化為神奇的精彩。
如今,33歲的何平已把剪紙從愛好上升到了事業的高度,全身心投入其中。作為新時代剪紙技藝傳承者,何平時常會加入一些新時代的元素。
何平經常會在微信、抖音等平臺上發布剪紙小視頻,每次都能吸引不少粉絲點贊,還有人向她請教。
“因為有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各族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我們用剪紙作品來表達對黨的熱愛和感恩,也希望通過剪紙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剪紙藝術,將剪紙技藝傳承下去。”何平說,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剪紙技藝的傳承與發揚中來。
目前,這對母女正在加緊創作新的剪紙作品,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