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東陽舉辦的浙江鮮食玉米新品種大會上,由上海市農科院牽頭,與江蘇省農科院、安徽科技學院、浙江省農科院共同發起,聯合長三角區域從事鮮食玉米科研、產業相關的優勢單位組建的長三角鮮食玉米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下稱“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將聯合育種攻關,加快良種選育,共同推進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區域性合作。
鮮食玉米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之一,種植區域廣泛,全國常年種植面積約1270萬畝,其中甜玉米474萬畝、糯玉米772萬畝、糯加甜玉米24萬畝。南方是鮮食玉米主產區,種植面積占近65%。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鮮食玉米科研和產業的發源地,有多個鮮食玉米科研隊伍活躍在研究所、大學和企業中。”聯盟副理事長、東陽玉米研究所副所長王桂躍介紹。
浙江省是鮮食玉米種植較早地區之一,以甜糯玉米為主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約76萬畝,占全省鮮食類作物面積20%以上,已成為浙江省重要的特色農業產業。近年來,浙江省科研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廣泛引進國內外優異種質資源,運用生物技術、分子輔助標記等育種手段,先后育成了浙甜系列甜玉米、浙糯系列糯玉米等一批優良品種。
但浙江省鮮食玉米育種起步較晚,且長期以來注重產量,雖然育成品種不少,但同質化現象突出,真*質好、符合市場多元化需求和適宜專業化生產的鮮食玉米品種并不多,與種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特別是甜玉米品種依然以國外引進為主。“浙江省特色作物類型多、面積不大,種植區域相對分散,影響了科研育種進展。”省種子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域化合作有利于整合專項資金和政策扶持,有利于加快關鍵及重大前沿技術研究,加速先進生產工藝技術應用和科研成果轉化,提高鮮食玉米行業的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
據了解,聯盟成立后,將整合財政專項資金,推進科企合作,深化聯合育種攻關,大力發展*育種技術,開展優異種質資源創制、優良品種提純復壯、新品種引進、篩選、創新,同時根據市場和生產需求新變化,注重綠色優質品種評價指標,大力培育品質優、風味好、類型多,以及符合專業化生產需要的新品種,加快審定推廣,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優質鮮食玉米,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