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蔬菜協會,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銀川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寧夏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廣東、香港、重慶、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肅等19省(市、自治區)7個大型批發市場、46家企業113名嘉賓及客商走進寧夏,了解寧夏資源稟賦和蔬菜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開展產銷對接,深化合作。
參會客商齊聚寧夏參觀寧夏農產品。
當日上午,參會代表走進賀蘭縣立崗鎮寧夏巨日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被園區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標準化種植、品牌化銷售展示深深吸引。重慶雙福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衛永生對寧夏蔬菜情有獨鐘,他說:“我們和寧夏建立蔬菜合作關系有五六年了,寧夏蔬菜品質高、口感好,尤其是西砂瓜、番茄、西蘭花、辣椒、西芹很受重慶市民喜歡。重慶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天賣出的800噸蔬菜,其中有150噸來自寧夏。這次來寧夏,想通過合作再建一個萬畝食用玉米種植基地,以此豐富重慶市民的餐桌。
寧夏巨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向福建市場每天裝箱小番茄10噸。
在寧夏自然之星有機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江蘇無錫朝陽農產品大市場總經理尤勇品嘗過有機番茄、有機黃瓜和有機初玉蜜瓜后連連點頭稱贊:“這些水果蔬菜口感太好了!我要把它們引入到江蘇市場,讓江蘇市民享受到寧夏冷涼蔬菜的美味!”據尤勇介紹,江蘇地區潮濕高溫,水果及蔬菜品質差、產量低,當地百姓夏季吃的是北菜南運,冬季是南菜北運。在這次參觀考察中,他發現寧夏除了運往江蘇的西紅市、黃瓜、西瓜等果蔬品質很高,玉米、南瓜、辣椒的口感也相當好。他想在這次活動中再次簽約寧夏,將更多的優質果蔬品帶到江蘇百姓的餐桌上。
外地客商在寧夏自然之星蔬菜種植基地品嘗蜜瓜,番茄,黃瓜等新鮮果蔬。
據寧夏自然之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銘介紹,寧夏自然之星有機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有機菜心、上海青、雞毛菜、奶白菜、小白菜、鶴斗白、黃瓜、小青瓜、大番茄、小番茄、日式南瓜、甜瓜等,年產有機蔬果約2000噸,全部產品均獲得有機認證和供港蔬菜備案資質。基地按照國家有機標準進行生產和管理,實行投入品清單準入制,落實*嚴格的投入品管理辦法,以銷定產,生產效能科學、合理,實現191項農殘全程可追溯,對5項重金屬指標進行嚴格的檢測驗證控制。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全國各農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在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培育與應用推廣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帶動作用,同時解決了當地貧困農戶的就業問題。
寧夏自然之星有機蔬菜種苗培育大棚。
寧夏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確定的黃土高原夏秋蔬菜生產優勢區域和設施農業優勢生產區。自治區黨委、政府將蔬菜產業確定為“1+4”主導產業,堅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合理優化蔬菜產業布局,強化產銷對接,全面加快高產高效技術模式示范推廣。設施蔬菜、露地蔬菜、露地西甜瓜三個百萬畝基地蓬勃發展,設施蔬菜、冷涼蔬菜、供港蔬菜、脫水蔬菜及硒砂瓜五大產業格局日趨成熟,日光溫室、拱棚、露地蔬菜四季生產、周年供應,規模化建設、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幅提高,產品70%銷往區外,蔬菜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9.7%,寧夏菜心、寧夏番茄、中衛硒砂瓜、彭陽辣椒、西吉西芹等優質特色蔬菜產品暢銷全國,蔬菜產業已成為我區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之一。
寧夏巨日農業種植基地向參會代表演示現代化農機產品收割技術。
截止目前,全區蔬菜總生產面積達到32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10萬畝、露地蔬菜102萬畝、露地西甜瓜107萬畝。示范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1萬畝,建設*性蔬菜基地50個,“五優”蔬菜基地4.5萬畝,新建設施農業2.1萬畝,打造*水肥一體化示范基地20個,蔬菜總產量達到700萬噸以上,蔬菜產值達到110億元以上,全區蔬菜監測平均合格率達到98.5%。
外地客商對寧夏蔬菜展品贊不絕口。
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寧夏連續4年邀請全國重點蔬菜批發市場、知名銷售企業負責人來寧夏體驗產地環境,感受產品品質,發展訂單生產、合作共建基地,三年共邀請外省客商308人,達成基地共建、產銷協議132項,投資總額30.2億元。有效促進了我區訂單種植、分揀包裝、直銷配送、連鎖經營、冷鏈保鮮運輸等現代生產、流通方式的快速發展,供港蔬菜、越夏番茄、硒砂瓜、西吉西芹,彭陽辣椒等特色優勢產品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