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佤族自治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相結合,通過引領帶動、環境提升、發展產業、提升精氣神等,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從“點”到“線”向“面”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深化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和“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在抽派286名工作隊員駐村扶貧的基礎上,實現全縣機關干部與農戶掛鉤聯系全覆蓋,通過采取駐村干部、機關干部職工結對幫扶的方式,發揮黨員、村組干部、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的帶動作用,動員全縣干部群眾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中,提升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突出“人崗相適” “人村相宜”,采取由下到上逐級推薦和部門資格聯審的方式,從縣直機關、鄉(鎮)機關黨員干部(含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選派年齡在50周歲以下、身體健康的59名干部下沉一線,為農村黨組織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突出傳統文化、民族特點、地域特色,以加快推進鄉村旅游和旅游小鎮建設為載體,整合項目和資金,抓好“百村示范 千村整治”“沿邊小康村”“鄉村振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范點等工程和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組織干部職工回鄉參與規劃和建設,加強村莊規劃編制與實施管理。繼續推進城鄉“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莊“七改三清”行動和廁所革命,并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推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制度和定期打掃衛生制度,動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提升,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居住環境和質量。以自然村為單位,明確56個鮮花盛開村莊,采取重點打造和自主打造相結合,全面推進鮮花盛開村莊建設。以脫貧攻堅、提升人居環境為載體,以機關、企事業單位帶動和幫扶掛鉤村的方式,持續開展“我為美麗添光彩”志愿服務活動,教育引導群眾改陋習、樹新風。
堅持把特色產業作為推動滄源跨越發展的關鍵支撐,圍繞“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產業發展思路打造綠色食品牌,實施好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鞏固提升糧食、甘蔗、橡膠、茶葉、咖啡、蔬菜、烤煙、畜牧等傳統產業,做大做優綠色新興種植產業基地,不斷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扶持龍頭企業,健全帶動機制,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實施“烤煙+”“茶園+”等立體種植模式和林下種養殖產業發展,著力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和資源綜合產出能力,確保農戶“長中短”產業全覆蓋,促進農民增收。
結合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通過黨員、村民代表大會等組織會議,討論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把土地、林地、水電交通、社會治安、文教衛生、移風易俗納入其中,集中反映廣大村民意愿,作為規范全體村民的具體行為準則。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開展好“文明村鎮”“學習型家庭”“和睦家庭”“*美家庭”等評先推優活動,提升農村文明素質和文明程度。針對農村宰豬叫魂、殺雞看卦、酒瓶成堆、盲目攀比等問題,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村史室、道德講堂等陣地,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和“勤儉持家、勤勞致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積累意識和文明素質,增強內生動力,從而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