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喜悅
"每年到了香瓜成熟的時我就從大同趕來住在村里了,凌晨四五點起來準備好裝車,生怕來遲了收不到瓜,因為這里的香瓜又香又甜、供不應求。作為外來收購商,如果不早來,根本收不到。"蔡先生從事水果批發生意多年,知道中南渠村的香瓜品質特別好,每年這個時候他都會到這兒來收香瓜。
走進杭錦后旗陜壩鎮中南渠村八組,200多座大棚映入眼簾。進入大棚,撲面而來的瓜香沁人心脾。近看,碧綠的枝葉間均勻的掛著香瓜果實;放開眼看,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瓜秧枝蔓延伸,展現出可喜的豐收盛景。
中南渠村八組村民黃建強除了種植香瓜,還種了四棚"金牡丹"蜜瓜。找到他時,他正頂著高溫在大棚里忙著收蜜瓜。盡管汗如雨下,但他看到一顆顆金黃飽滿的蜜瓜時還是露出了難以抑制的笑容,邊提著桶邊在瓜蔓上選擇成熟度剛好的蜜瓜,彎下腰輕輕摘起放到桶里,不一會兒,就裝滿了兩大桶。
沉甸甸的果實
黃建強笑著說,現在香瓜的收購價是每斤三塊五,價高時達到了每斤5塊錢。他目前種植的面積還不夠大,今年種了5棚,一棚八分地,每棚可收2500到3000斤香瓜,5棚香瓜的經濟收益可達7萬元。"有的村民種十幾棚,經濟收益更可觀了。"黃建強說。
中南渠村的香瓜種植以八組為主。八組共有村民48戶,總耕地面積621畝,種植香瓜198畝,共建210個大棚,平均每戶4個大棚,這里的河套香瓜品質優良,打響了品牌,還沒有成熟就吸引了遠近的批發商紛紛前來收購。
過去,中南渠村民大多是以種葵花、玉米、小麥為主,一年只可種植一茬。2016年始,中南渠村八組村民在村里農技師白粉娥的推薦和指導下開始大棚種瓜。結合本地土地、氣候特點,充分利用大棚設施,通過科學安排,進行更合理的輪種,一年可種一茬香瓜,一茬西紅柿及一茬白蘿卜等,一年至少有二茬收成,形成了新的生產經營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收入。市農牧局,旗科技局、農牧局,鎮農牧辦給當地村民提供了*先進的香瓜栽培、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引導農戶進行科學種植,為農戶提供銷售信息,使香瓜能夠在*合理的時機上市,賣到"美麗"的價格。今年,市農牧局還給種植大棚的農戶發放有機肥1400余袋。"我們村的香瓜不打農藥不上化肥、杜絕摻雜,個頭勻稱、口味甘甜、香脆可口,是真正的‘聞著香、咬著脆、吃著甜’的河套香瓜!"中南渠村八組組長趙云梅自豪地說。
甜在心里
如今,中南渠村的香瓜遠近聞名、前景廣闊,帶動了全村的經濟效益,成了中南渠村一項"甜蜜的事業"。"我們八組現在沒有貧困戶,也沒有外出打工的,每年就香瓜成熟期的打工收入就不少了,裝一車香瓜需要摘瓜、選瓜、套箱、裝車大約60多人,雇的都是我們本村本組的村民,每天工資150到200塊,農忙時二十多天的收入就達到了三、四千塊,實現了家門口就能奔小康!"趙云梅道出了中南渠村村民依托產業實現小康的由衷喜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