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過程中,探索出了一套電商云倉供應鏈新模式,打通了當地的農特產品*后一公里通道。
據了解,尋甸縣出產的紅皮土豆一直是當地*具特色的農產品,也是當地產量*的一種土豆,幾乎一年四季都有產出。在過去,這種土豆只有大號精品的好賣,而中小號的銷量不佳。尋甸縣金所鄉新田村村民陳開洪種植了50多畝紅皮土豆,*近他請人幫忙采挖并現場篩選出中號土豆,交給了尋甸云創云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幫忙銷售。
陳開洪表示:“以前我們中號的紅皮土豆并不好賣,現在有了電商企業的保障,各種大小的都賣出去了,而且價格方面也有所上漲。比如過去我們的土豆只賣到四五角一公斤,現在已經達到了1元多,去年我們家就增收了10多萬元。”
據介紹,昆明市尋甸云創云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去年進駐尋甸后,把這里每年產出的2萬噸中號紅皮土豆全部賣了出去。不僅如此,該企業收購的雪蓮果也供不應求,雖然現在還沒到季節,但各大電商平臺已經預訂出60多噸。
這些銷售業績都得益于該企業探索出的供應鏈共享平臺及云倉服務模式:首先通過篩選出適合電商銷售的農產品“大單品”后,整合優化產品標準、物流快遞等環節,降低運行成本,同時運用云服務器、訂單處理集成共享系統,加強交易平臺的信息集散、價格形成、交易結算等功能,同時確保每天14點以前下的訂單當天發,14點以后的訂單第二天發,提升供應鏈運行效率。通過多年積累的渠道,企業很快與全國200多家電商銷售平臺達成供貨合作,全面提升外銷能力。
該公司董事長張文艷認為,電商發展到現在,在供應鏈集成這一塊,必須做到規模化,將成本差異對沖,把這種差異和利潤空間共享給所有的供貨渠道商,以達成規模訂單效應。
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銷售的云南紅皮土豆和雪蓮果幾乎都是由這里發出。為確保供應量,公司在尋甸及昆明市區還建立了10萬平方米的訂單中心和分揀發貨倉庫,同時把發貨品種增加到9種,日均發貨量達2萬件。企業成立1年多來,電商交易額達9000多萬元。
筆者了解到,該縣依托已建成的尋甸縣電子商務產業園規劃建設尋甸縣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公共倉儲、分揀場所,具有倉儲區、分揀區、加工包裝區、配送區以及運營辦公區,引進申通、圓通、郵政、韻達等知名快遞企業及尋甸本地物流公司,整合優質資源,融合發展,在物流中心設置服務窗口,作為全縣電商物流指揮中心,通過資源融合,發揮物流集約效應,降低全縣物流成本。目前已吸納7家快遞企業入駐經營。
此外,尋甸縣還建成121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整合已建成的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建設物流服務站,提供貨物中轉、物流信息發布、快遞收發等服務,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到村的物流“瓶頸”,推動城鄉一體化配送,建立完善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截至2019年1月,建成物流服務站121個,達到行政村覆蓋率70%以上,貧困行政村覆蓋率50%。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