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漁業養殖綠色有機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實現漁業綠色有機發展為目標,加快構建漁業養殖綠色有機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據介紹,該《方案》將圍繞全面優化漁業養殖空間布局、加快養殖方式轉變、推進養殖尾水及廢棄物治理、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全面依法加強對禁養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的監督管理;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并開展數字漁業示范;加快實施網箱糞污殘餌收集等環保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建設回收魚糞殘餌集中處理體系;打造漁業一二三產業綠色發展和有機融合,推動水產養殖與休閑旅游服務協調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積極發展冷水魚產業,漁業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特別是沿黃冷水魚網箱養殖發展迅速,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龍羊峽至蘇只水庫網箱養殖產業帶基本形成。2018年,該省水產品產量達到1.7萬噸,鮭鱒魚產量占到全國鮭鱒魚養殖產量的1/3。
據了解,到2022年,青海將建成*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4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點50個以上,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到65%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生產空間布局不斷優化,主產區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實現漁業綠色轉型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