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
我國生豬和能繁母豬的產能持續下降,
豬肉市場供給逐漸偏緊。
豬肉價格持續上漲,
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
提出了確定穩定生豬生產,
豬肉保供穩價的措施。
各地也積極響應號召!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
我國的生豬生產將得到穩定!
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生豬和能繁母豬的產能持續下降,豬肉市場供給偏緊的效應開始集中顯現。今年7月,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2%、31.9%,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月平均值每公斤24.99元,環比漲9.1%,同比漲48.1%。
國務院出招穩定生豬生產
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保障豬肉供應等五方面舉措。
會議指出:
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三農”發展、群眾生活和物價穩定。
會議確定:
一是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加快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發放,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生豬調出大縣和養殖場(戶)的支持,引導有效增加生豬存欄量。將仔豬及冷鮮豬肉運輸納入“綠色通道”政策范圍,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對依法劃定的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的養殖場(戶),要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
三是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
四是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五是保障豬肉供應。增加地方豬肉儲備。各地要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各地區積極響應
在當前生豬供給下降的情況下,提出將仔豬及冷鮮豬肉運輸納入“綠色通道”政策范圍、發展規模養殖和支持農戶養豬等一系列措施,將極大地提升養豬主體的養殖積極性,有利于后期生豬產能恢復和保障豬肉供給。
各地的做法也值得學習借鑒!
江蘇:
一是對種質資源和規模豬場購買種豬實施補助,突出扶持生豬養殖重點縣和規模豬場完善防疫設施等,保護生豬生產基礎,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水平。省級財政已于7月底下達2.61億元補助資金。
二是將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金額分別從1000元/頭、600/頭提高到1200元/頭和800元/頭,降低生豬養殖風險。
三是加大信貸擔保支持,緩解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統籌利用省以上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短期貸款貼息支持,貼息時間從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并減免一定時期的擔保費用。
海南:
一是發揮政府監管職能,通過政策導向,為我省生豬恢復生產保供給提供政策支撐。
二是進一步摸清我省生豬生產底數,為政策決策提供依據。
三是落實非洲豬瘟防控措施,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四是制定生豬復產技術方案,為養殖主體提供技術支持。
五是落實生豬復產資金,鼓勵養殖主體恢復生產。
六是深入推進生豬保險,解決養殖業后顧之憂。
七是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突出規模養殖場的市場主導地位。
八是適度擴大限養區養殖規模,進一步增加產能。
山東:
在穩定生豬生產方面,實施意見提出要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要求各級政府承擔當地生豬市場保供穩價主體責任。
加快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優化畜禽養殖“三區”劃定,完善養殖用地政策,支持生豬企業區域化全產業鏈發展。強化市場運行監測預警,引導盡快恢復產能。
在扶持政策方面,7月4日,山東省財政已出臺豬場臨時性生產補助、生豬養殖屠宰企業貸款貼息、農業信貸擔保費用補助等一攬子扶持政策。
還提出金融機構要穩定預期、穩定信貸、穩定支持,不得對養豬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盲目停貸限貸;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公司要簡化流程,降低門檻,為規模生豬養殖屠宰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支持。
在提升動物防疫能力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全省免疫無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明確提出支持膠東半島率先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區、鼓勵企業創建無疫小區,強化區域防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