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安徽石臺:讓云端上的蔬菜再發馨香(圖)
安徽石臺:讓云端上的蔬菜再發馨香(圖)
農業網   時間:2019/8/29 8:41:00  來源:鳳凰網  閱讀數:474

蔬菜

  安徽石臺的七都鎮八棚村位于平均海拔900米的七井山,長年云霧繚繞,被譽為“懸在云端上的一片凈土”。全村總面積13697畝,耕地面積1422畝,茶園965畝,下轄8個村民組,221戶778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9戶179人,2019年擬脫貧20戶42人。村黨支部圍繞“一抓雙促”這一主線,換個思維走“老路”,選準蔬菜這一當地傳統產業,陸續發展大棚蔬菜500畝、露天蔬菜100畝,全村蔬菜年收入600多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7%,不但成為八棚村的主導產業,同時讓高山貧困人口走上富裕之路。

  換個思維走“老路”

  八棚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植反季節蔬菜。早在上世紀90年代,農民就已經開始從事高山蔬菜的種植。但由于缺乏科學技術,不懂得土地需休養生息,面對土壤酸化、病蟲害泛濫的惡性循環,大片土地喪失種植蔬菜的條件,大批農民束手無策,失去種植信心,紛紛外出謀生,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貧困人口居高不下。2014年以來,村黨支部一班人以“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為出發點,為了讓農民增收,脫掉貧困村的帽子,經過反復調研,認真分析村情,普遍認為,在八棚村“菜、茶、竹、藥”四大基礎產業中,茶、竹、藥受高山土地貧瘠、氣溫低下的“約束”,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難以取得較大的突破。只有在蔬菜上,如果能改變原來露天種植的模式,采用大棚種植,走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或許有希望。

  改變觀念拓思路

  在過去的蔬菜種植中,老百姓基本上出于“靠天收”和“看天吃飯”的生產狀態,不但思想意識上難以接受新鮮事物,而且在生產技術上也是“一窮二白”。村黨支部意識到,要想繼續發展傳統的高山蔬菜,如果固守著原來的種植方法肯定不行,但要打破傳統,走出窠臼,就得讓老百姓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于是,村兩委及時與縣農業部門聯系,多次邀請安徽農科院專家、市縣農業專家針對不同階段蔬菜生長的特性及病蟲害發生的特點,適時進行肥水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高山蔬菜育苗、土壤鹽漬化、土傳病害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就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從培育壯苗、改進灌水方式、適時采收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同時開辦農民田間學校,召開高山蔬菜新品種示范展示觀摩會和種植培訓會。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大力推廣防蟲網、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和防霧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溫悶棚、測土配方施肥等生物、物理防治技術以及高山蔬菜避雨栽培、基質育苗、立體種植、節水灌溉等新型農業實用技術。先后培育農民技術員15人、科技示范戶30戶,培訓蔬菜種植戶500多人次。

  做大產業走新路

  有了一定的技術,加上扶貧政策的驅動,八棚村一批能人大戶在種植蔬菜的同時,成立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生產,創建精品示范基地,建立了新品種實驗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利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示范推廣高山蔬菜種植,如天池蔬菜專業合作種植50多畝蔬菜收益50多萬元、村民沈國華開墾荒地9.5畝種植高山辣椒獲利8.5萬元,能人潘彬生種植11畝辣椒獲利了10余萬元。特別是貧困戶王超,不但自己每年蔬菜收入達到十幾萬元,而且帶動4戶貧困戶種植蔬菜順利脫貧。

  通過村黨支部積極引導和一批能人的帶頭示范,八棚村不但重新拾起了蔬菜種植的老“行當”,而且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蔬菜質量不斷提高,產量持續增加。為切實解決蔬菜銷售問題,八棚村針對當地蔬菜無污染、富營養、品質優、口感佳等優點,通過安徽省無公害產品、綠色農產品認證。并根據市場需求,將采摘季節集中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的蔬菜作為主打產品,有效填補了池州及諸多城市市場的“伏缺”和“秋淡”。目前,其主導品種高山辣椒暢銷銅陵、安慶、蕪湖、黃山、宣城,并遠銷景德鎮、南京、上海等地。今年,八棚村高山蔬菜銷售形勢良好,前期平均銷售價格比去年高8%。預計今年八棚村蔬菜產量1500噸,可實現產值700萬元,菜農收入比上年將增加15%左右。80%的貧困戶有可能因此而擺脫貧困,扎扎實實走出了一條蔬菜發展的新路。2016年,八棚村成功入選安徽省第八批“一村一品”(蔬菜)專業示范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shenq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