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突破歷史高點21元/公斤,“買菜自由”成了大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在合肥,小區門口的社區生鮮店——呆蘿卜,每天清晨,總是聚集了很多居民,拿著取菜碼排隊買菜。很多居民表示:“以前總覺得菜市場的菜才是*便宜新鮮的,哪怕遠了點都愿意去,現在好了,家門口的菜店價格菜市場還便宜。”
呆蘿卜定義自己為“家門口的平價好店”,這句slogan也不只是說說而已。為了真正做到“平價”二字,呆蘿卜的蔬菜水果都是基于市場均價,按日調整,確保平均價格哪怕對標傳統菜市場,都能有平價20%左右的優惠。
菜價平均比菜場便宜20%,還要補貼5000萬賣豬肉!
可能有人不信呆蘿卜的菜品這么便宜。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以合肥市場近日果蔬價格為例:
在呆蘿卜平臺,售價為8.69元/斤的紅富士蘋果,市場價在10元/斤左右;售價1.89/斤的新疆西州蜜瓜, 市場價在2.5-2.8元/斤; 售價4.79元/斤的浙江巨峰葡萄, 市場價在6-8元/斤。
而日常消耗更大的蘿卜青菜辣椒,更是低價優勢明顯:呆蘿卜在售薄皮青椒1.3-1.6元/斤,市場價在1.99元/斤;小青菜1.5-1.9元/斤,市場價在2.5-2.99元/斤;胡蘿卜1.1-1.4元/斤,市場價在1.5-1.99元/斤……
需要強調的是,呆蘿卜對標的是以性價比著稱的菜市場,而非超市、生鮮店等平臺,在其看來,要做到優于大眾印象中“平價”,才是真正的*“性價比”。
這還不夠!8月16日開始,針對豬肉品類,呆蘿卜補貼5000萬,上線“豬肉首件5折”活動,750克的鮮帶肉湯骨一份只需15.75元,600克的五花肉一份只需14.4元。這樣的巨額補貼,打破了市場底價,現在已經在呆蘿卜平臺賣瘋了!
每日重新定價,確保滿足消費者要的“低價”!
為了確保低價,呆蘿卜的門店菜價是每日一定。
比如,他們會根據每日每城的生鮮市場均價調整,不同地區的不同門店,還會設立對應的特價爆款。對于新開的門店,為了吸引更多新用戶,以及扶植店主更快實現規模化經營目標,新店在整體品類價格上,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優惠。
而“平價”背后,一方面是由于通過不斷優化供應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損耗;另一方面,隨著用戶量、業務規模迅速增長,呆蘿卜正在逐漸走向源頭直采,在成本優化上獲得了更大的優勢。
以呆蘿卜平臺水果品類為例,平臺大約60%的水果品類為原產地直采。
平臺通過“源頭經銷商→平臺→消費者”、“果農→平臺”模式促進供應鏈短化,解決“賣賤”、“買貴”的難題。目前呆蘿卜原產地直采品類包含,寧夏的硒砂瓜、甘肅民勤的金紅寶蜜瓜、陜西大荔冬棗、山東蓬萊紅富士蘋果等等。而毛桃、油桃、巨峰以及夏黑葡萄等品類則通過直接與果農合作的模式采購,從產品攬收到冷鏈運輸,從源頭果園協助農戶完成“上行”。
支撐“平價”的自提模式:以銷定采,降低成本與損耗。
從2016年*家店,到2019年的1000多家門店,呆蘿卜的“平價”優勢,并非是基于初創時期的“擴張策略”有意為之,支撐其“平價”的背后,是其首創的“自提模式”。
當“即時配送”成為主流默認的生鮮配送方式, “到店自提”模式卻在今年集中爆發,諸如美團、蘇寧、百果園等巨頭平臺,都開始布局“門店自提”模式,而以此模式為基礎,深耕二三線市場的呆蘿卜,以形成一定的規模性優勢。
預約制的到店自提模式,用戶需要提前在APP下單并購買商品,次日憑取菜碼到門店取菜。這種“以訂定量”的預定模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傳統菜市場、超市損耗過大的痛點。一般來講,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在20%-40%左右。這種巨大的損耗,極大降低了生鮮電商的利潤率和存活率。
而以銷定采讓呆蘿卜可以根據每日訂單實際情況,集約化采購,科學控制采購成本,將損耗率幾乎降低為零。此外,到店自提模式也降低了門店的面積、人力成本,目前呆蘿卜門店面對在40-140平米之間,“小而美”的陳列讓門店能夠承載上萬的SKU,且只需3-4個員工管理。
這樣一來,呆蘿卜真正做到了平均價格比菜市場便宜20%。
為消費者持續提供優質、豐富、便宜的生鮮菜品,也讓呆蘿卜獲得了一批粉絲。由于深受*買菜群體認可,截止2019年2月,呆蘿卜已成功進駐安徽、江蘇兩省共9座城市:合肥、南京、馬鞍山、蕪湖、六安、滁州、蚌埠、淮南、揚州,門店數量超過1000家。
今年9月,呆蘿卜還將在近20個城市,新開300家門店,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即將在家門口買到新鮮、低價的菜品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