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側的種植區,面積3萬平方米的大棚區已建設完成,40多萬棵繡球花、蘋果樹的種苗正在生產中;西側的研發區,占地面積9.6畝的研發中心已經結頂,再向南,2層樓的研發中心綜合配套服務大樓也已完成結頂……
近日,在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的國際植物新品種研究院及產業化項目建設現場,看到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一心一意求發展、爭分奪秒抓建設的奮斗姿態也讓項目成果初步顯現。
國際植物新品種研究院及產業化項目由上海東郁果業投資建設,是集研發與產業化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項目。項目總規劃面積約80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12.6畝,計劃總投資6億元,注冊資本2.5億元。
該項目于去年農洽會簽約以來,就像推進工業項目一樣,快速度起跑、高效率推進,于去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目前一切進展順利。
該項目的順利推進也是平湖農業項目高效推進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平湖高度重視農業建設,連續舉辦三屆農洽會,累計簽約項目87個、總投資83.373億元。到目前為止,簽約項目開工率達67.8%,其中*、二屆農洽會簽約的46個項目開工率已達90%。
項目成功推進的背后是平湖積極踐行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的發展思路,像抓工業項目一樣抓農業項目的工作舉措,樹理念、強服務、優環境、促發展,農業項目的營商環境一直在提檔升級中。
“為加快項目的推進,我們組建了‘*農小二’服務團隊,貫徹靠前操作、一線服務的理念,不僅是國際植物新品種研究院及產業化項目,所有的項目我們都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在項目洽談階段就已經為招引對象謀劃落地,包括項目的準入、立項、審批及土地要素的保障等,‘*農小二’們就已經在幫助業主全程跑腿,業主只要過來簽字就可以了。”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辦主任蔣家偉說,不僅如此,項目在推進過程中,“*農小二”也是跟蹤服務,碰到任何急難險重、細枝末節的問題都可以聯系“農小二”幫忙解決。正是這樣堅定的理念和高效的服務成了項目推進的關鍵。
3年來,農開區在三屆農洽會上簽約了19個項目,總投資近20億元,目前16個項目已經落地,開工率達84.2%。
江南水鄉金平湖,以農業聞名遐邇,如今在金平湖新崛起的路上,農業自然也不能掉隊。如今,在平湖這片火熱的土地上,隨著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不僅是在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各地都迅速行動起來。平湖市長三角螢火蟲研究、繁育中心位于當湖街道,探索和試行可復制、可推廣的科學生態修復和螢火蟲保護“平湖模式”。
據悉,該項目吸引人眼球的不僅是長三角*螢火蟲科普主題公園,還因為它高效的推進速度。今年2月正式簽約,當月就進行開工建設,6月完工并成功引育螢火蟲,預計本月進行開館……“我們自去年11月30日簽訂合作協議以來,就加強和合作方的溝通聯系,集結部門合力,緊鑼密鼓地抓好方案設計、評審、招標等工作,并落實專人做好項目的跟蹤推進,推進項目早落地早投產。”當湖街道農業農村辦主任張健說。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列在首位,是*為基礎、*為關鍵的任務。我們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既注重高質量項目的引進,更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加速度推進項目的落地,讓農業產業成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強保障。”市鄉村振興辦專職副主任孫國賓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