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秋到松江人歡笑 稻花香里慶豐年
秋到松江人歡笑 稻花香里慶豐年
農業網   時間:2019/10/14 14:47:00  來源:松原日報  閱讀數:375

  有機稻譜寫綠色曲

  金秋送爽,稻谷飄香,寧江區毛都站鎮姜家村的田間地頭呈現一派豐收景象,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田間地頭都是人們忙碌身影。這片純綠色的有機水稻基地,是由姜家村的學亮養殖種植合作社種植。

  學亮養殖種植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月29日,積極發揮合作社的資源優勢,提升社員經濟收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合作社建立綠色水稻生產基地,走出一條自己的種養業相結合,農工貿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道路。合作社發展主要采取“六統一”的發展模式,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能夠很好地實現土地規模經營,以促進農業生態發展步伐,使得山更美、地更肥、水更凈,提高了農民增收致富、農業增強的后勁。2017年,該合作社安裝趨蟲黑光燈一套13盞、太陽能殺蟲燈15盞,對危害水稻生產過程中的害蟲實行物理防治,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綠色稻谷,加工成優質綠色米投放市場。2017年水稻產量純利潤30萬元,2018年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擴展到68公頃,水稻產量純利潤約60萬元。

  2017年4月,該合作社利用原有育肥羊養殖場地,通過改擴建引進生豬養殖項目,改擴建豬舍600平方米左右,同時修建200立方米的整體沼氣池1個。現已在養殖基地安裝沼氣罐8個,綠色稻米種植基地安裝沼氣罐22個,農戶家中安裝沼氣罐75個。利用養豬項目年產豬糞肥1500噸,為沼氣罐提供填充料,產出的沼氣液、渣、肥等作為水稻生產主肥料。

  姜家村現有的150個農戶沼氣灌產生的沼氣能滿足100戶家庭日常生活需求,沼液在為200戶村民發展30公頃的庭院經濟提供微肥的同時又起到殺蟲作用,產生的“渣”全部用于350畝綠色水稻種植的肥料。目前,利用1500噸豬糞肥產出的沼液、渣代替農藥、化肥,節約農業成本6萬元左右,并且經沼氣罐將豬糞便發酵,做到了無害化處理,避免了環境污染。

  紅谷穗拓寬脫貧路

  金秋十月,在吉林省吉松嶺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吉松嶺農業機械化合作社的綠色有機農業基地,金燦燦的谷子一望無際,豐收的谷穗壓彎了腰,一派豐收的景象。合作社的社員駕駛著谷子收割機往來穿梭,沉甸甸的谷穗被卷進收割機。十多分鐘,一畝地的谷子已經收獲完畢,收割機的儲藏艙里金燦燦的谷粒飽滿豐盈。

  “今年的紅谷長勢特別好,又是一個豐收年啊。”收割現場的社員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據了解,吉松嶺農業機械化合作社大力推廣“訂單托管”模式,直接與農民建立合作機制,優先帶動貧困戶發展有機雜糧種植,實現了扶貧工作的“*性”。吉林省吉松嶺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統一”生產管理制度,合作期間貧困戶由公司免費提供種子、有機肥、管理以及種植技術、機械化服務等,由種植戶提供人工及土地,產后公司按高出市場價格的0.05元回收農作物。吉林省吉松嶺食品有限公司實行“食品公司+合作社管理+貧困戶+耕地”的合作模式,發展吉林省*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品牌效應,增加農民產品的附加值,使貧困戶達到零投入、高回報,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從而實現扶貧工作的“有效性”。

  吉松嶺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扶貧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04戶發展有機谷子種植及發展庭院經濟種植,種植綠色有機雜糧面積496公頃,帶動戶均增收4700元。2019年持續帶動長嶺縣大興鎮兩個貧困村,攜手吉林省委組織部、松原市委組織部、長嶺縣委組織部,在長嶺縣集體鄉高家窩堡村開展“耕地流轉種植托管模式”。由集體鄉將土地集中流轉并托管到吉松嶺公司種植、管理,公司為農民保證土地收益,給予貧苦戶*產量保證,高出*標準部分,按比例給予集體鄉分紅。吉松嶺食品有限公司在長嶺縣實行大面積“耕地流轉托管種植模式”,加強長嶺縣扶貧村合作力度,幫助落實了長嶺縣*扶貧工作,帶動農民增收,達到*脫貧目的。

  “金話筒”唱響豐收歌

  “今年雨水多,是個豐收年,玉米每公頃平均產量可達10000公斤,大豆每公頃平均產量可達2000余公斤。”吉大偉說著說著,黝黑的臉笑開了花。

  吉大偉是烏蘭塔拉鄉蓮花山村的種糧大戶,今年耕地面積13公頃,農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為主。他告訴記者,早在九月中旬,他就基本判定,今年是豐收年。“那時,沒到收割期的玉米,顆粒就已經飽滿豐碩,等待收割的大豆,豆莢密度大且豆粒實。”吉大偉說。

  深秋的烏蘭塔拉鄉,田野一片金黃:滿地的玉米熟了,金燦燦的棒子像個大話筒。隨風搖曳的大豆,拖著沉甸甸的豆莢,像個醉漢。豐收的烏蘭塔拉鄉,車人涌動:掰玉米的老百姓,滿臉洋溢著幸福。載滿果實的拖拉機,轟隆隆一片。豐收的喜悅充斥著整個鄉鎮。“今年可是大豐收啊。我們計算過,相較去年玉米每公頃增收1000公斤有余,大豆每公頃增收500公斤到1000公斤不等。”烏蘭塔拉鄉副鄉長趙天輝說。

  烏蘭塔拉鄉是前郭縣西部的農業大鄉,全鄉耕地面積1.5萬公頃。近年來,烏蘭塔拉鄉黨委政府一直依據當地土壤、氣候等實際環境調整農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品種的引進,幫助農民科學規劃,引導他們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種植結構,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趙天輝說:“作為以農業為主的鄉鎮,農業發展是命脈。為了讓農民增收,我們不斷地探索符合我們鄉鎮的農業發展道路,并通過交流學習,引進新技術、新品種。以今年的收成來看,我們鄉的農業正在向新向好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chenfangju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