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019年10月9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林草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農業保險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10月16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保障措施等,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動我國農業保險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今后一段時期開展農業保險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是*明確了農業保險的政策性屬性。此前,社會各界對財政補貼型險種是否屬于政策性業務具有一定爭議。此次《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農業保險作為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進農村社會治理、保障農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這賦予了農業保險明確的政策目標,要求其承擔一定政策職能,同時明確提出“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改革試點”。
二是拓展了農業保險的內涵和外延。在目前農業保險涵蓋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的基礎上,《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拓寬農業保險服務領域,探索開展一攬子綜合險,將農業生產設施設備、農民短期意外險等一并納入農業保險服務范圍,滿足農戶多元化的風險保障需求。同時鼓勵探索開展“農業保險+”,加強農業保險賠付資金與政府救災資金的協同運用,推進農業保險與信貸、擔保、期貨(權)等金融工具聯動。
三是突出強調了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性舉措。根據《指導意見》要求,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頂層設計更加統一,財政支持更加有力,地方責任更加清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管理要求更加嚴格。同時,《指導意見》在提高農業保險服務能力、優化農業保險運行機制、加強農業保險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組織實施工作等方面都進行了部署安排。以《指導意見》出臺為標志,我國農業保險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近年來,財政部不斷加大對農業保險支持力度。2018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99億元,為1.95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46萬億元,補貼資金放大174倍。目前,我國已建成基層農業保險服務網點40萬個,基層服務人員近50萬人,基本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區域、95%以上的鄉鎮和50%的行政村,農業保險深度(保費/*產業增加值)約0.88%、農業保險密度(保費/農業從業人口)約286元/人,農業保險在金融服務“三農”中居領先地位。
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到2022年,稻谷、小麥、玉米3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70%以上,收入保險成為我國農業保險的重要險種,農業保險深度達到1%,農業保險密度達到500元/人。到2030年,農業保險持續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總體發展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補貼有效率、產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
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實現上述目標,202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需達到840億元,相當于年均增長10%以上,這一目標基本符合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規律,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經過努力預計可如期實現。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