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隨著一聲令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大豆聯合收割機勻速駛離田埂,兩行玉米留下齊整貼地的根茬,4行大豆豆莢被收走、秸稈粉碎還田。10月10日,記者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千畝高產示范片示范觀摩現場,目睹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全程機械化及技術集成應用成果。
在同日舉辦的交流座談會上,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管理專員熊超認為,作為糧豐專項重大成果,這項技術還提供了解決大豆供應“卡脖子”的新思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南京農業大學校長蓋鈞鎰教授表示,這項技術創新了玉米大豆飼料供需矛盾的化解辦法。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希望科研團隊繼續攻堅,推進技術本土化,實現操作技術便捷化、智能化和安全化。
間套作是中華農耕文明瑰寶。作為*主要的禾豆間套作模式,玉米大豆間套作可以集約利用土地,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但是,傳統的生產手段難以滿足現代農業高產高效和規模化生產要求,亟須運用新的發展理念、現代技術及裝備創新發展,實現間套作現代化。”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楊文鈺說。
自20世紀末起,楊文鈺教授科研團隊以“高產出、機械化、可持續”為目標,創新玉米大豆共生作物協同利用光肥資源相關理論,重點突破帶狀復合種植群體配置為主體的核心技術與協同施肥、病蟲草防控配套技術,針對田間實際研制種管收全程作業機具。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下,科研團隊歷經16年,形成了以四川為中心、西南大面積推廣和西北、黃淮海試驗示范的成果應用區域。
楊文鈺告訴記者,團隊研發的“選配良種、擴間增光、縮株保密”核心技術和“減量一體化施肥、化控抗倒、綠色綜合防控”配套技術,破解了間套作高低位作物不能協調高產與綠色穩產的世界難題。通過田間玉米大豆寬行窄株優化配置,復合種植后的玉米密度為4100-4600株/畝,與單作玉米密度相當。大豆密度為9000-11000株/畝,是單作大豆密度70%左右,夯實“糧豐”基礎。
而多種現代農業技術的集成應用,不僅更進一步推進“糧豐”,還實現了化肥農藥“兩減”。“根據玉米需氮量多、大豆根瘤菌固氮特性,我們自主研制專用緩釋肥與播種機,*性完成播種施肥作業。創制播前封閉除草、苗期莖葉分帶定向噴藥相結合的化學除草新技術,病蟲草害防控率達85%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25%-40%,農藥飄移率降低15%-20%,通過農機農藝融合有效解決田間單雙子葉作物不能同田除草難題。”楊文鈺團隊成員、藁城千畝高產示范片技術負責人雍太文教授說。
藁城區廉州鎮北營村旺農家庭農場負責人樊勇立告訴記者,今年他應用這種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種植了400畝,玉米平均畝產520公斤、大豆121公斤。藁城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吳立謙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高產示范田相比單作玉米、大豆每畝分別增收370元、540元,況且政府推廣物化補貼每畝200元左右,超過成本的1/3。北營村種植戶看到高產示范效果后,明年采用這種技術模式的意愿明顯增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