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很多優質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需要通過質量提升、品牌創建,才能實現農業致富。為此,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引導農產品生產者樹立商標品牌觀念,推動金山農業經濟發展。
亭林雪瓜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已有100多年的種植歷史,但近一二十年來,優質瓜果品種層出不窮,原本就有抗病性差、不耐儲運等缺陷的亭林雪瓜,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幾年前,亭林鎮決定“搶救”亭林雪瓜,對這一品種進行提純復壯,重新栽培。2013年,“百年名瓜”重出江湖,一炮而紅,引得許多市民游客前來品嘗購買。由此,亭林雪瓜也成了當地農民的“致富瓜”。
然而,隨著亭林雪瓜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近幾年某些商販將其他雪瓜假冒亭林雪瓜銷售,從中獲取利益。同時,亭林雪瓜種植戶商標品牌意識淡薄,認為農產品只要能賣出去就行,有無商標無所謂,花錢創牌子在經濟上不劃算。
為此,金山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對“亭林雪瓜”進行調查摸底,走訪區農委、農技中心以及部分種植戶,了解產品的特性、產業發展水平、技術標準,歷經駁回補充材料等程序,*終“亭林雪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于今年2月21日核準注冊,實現了金山區地理標志注冊商標零的突破。
“亭林雪瓜”地理標志商標持有者亭林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計劃對亭林雪瓜的種植技術進行更新,確保雪瓜的品質,樹立好品牌形象。“今后,我們準備統一包裝、統一技術、統一供苗、統一培訓等方面做好我們的品牌建設。種植方面,將通過智能灌溉技術,定時、定量、水肥一體化來提升我們雪瓜的品質。”亭林鎮農技站副站長徐偉琴介紹道。
亭林市場監督管理所一級行政執法員顧原超告訴記者,為了確保商標持有者的權益,在亭林雪瓜上市期間,對于取得授權的農戶,將指導規范他們正確使用產品外包裝,而沒有獲得授權的農戶,一經發現,將嚴肅查處。此外,為提升市場銷售亭林雪瓜的質量安全,執法人員還會指導督促亭林雪瓜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持有者建立健全進銷臺賬、規范腐敗水果銷毀制度,對水果出入市場進行從嚴把控,做到來可溯、去可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