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又名雉雞、山雞,集肉用、觀賞和藥用于一身的名貴野味珍禽。野雞具有適應性廣,抗寒,耐粗,食量小等特點。野雞由于它的淋巴細胞、吞噬細胞比家雞高,所以野雞的抗病能力比普通雞強得多。只要平時注意清潔衛生,嚴格執行防疫制度,野雞很少發生疾病(特別是脫溫以后的青年雞)。所以養殖山雞是國家科委推廣的星火計劃項目,它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市場好、價格高的特點。雛山雞經4—5個月的飼養,雌山雞體重達1千克,雄山雞體重達1.3—1.4千克以上的體重即為成熟體重。山雞肉味道鮮美則與溫度有關。當入冬以后,低溫天氣持續1周以上時,山雞體內脂肪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后,山雞肉味才鮮美。所以,山雞的加工、銷售多在冬季進行。我國食用雉雞銷售旺季是元旦至春節期間。主要用作禮品互相贈送。出口雉雞不受季節限制。種蛋、種雛雉雞銷售旺季為每年4—7月。為提高育雛成活率,多數人愿購買5—6月份的雛雉雞或種蛋。種用成雉雞的銷售多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