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雜棉6號為品種間雜交種,2006年通過江蘇省審定(蘇審棉200602),生育期133天左右,株高110厘米左右,植株塔型。
產量高
2004-2005年江蘇省區試中,產量居所有參試品種*位,兩年籽棉平均產量比對照增產12.3%;2005年生產試驗籽棉比對照增產14.2%。
2005年在國家長江流域棉花區試中比對照湘雜棉2號籽棉增產12.65%、皮棉增產19.06% ,增產極顯著。
抗性強
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高抗棉鈴蟲、紅鈴蟲;抗逆性強;后期不早衰。
結鈴性強
鈴大,呈卵圓形,單鈴重6克左右,吐絮暢,易采摘。在肥水條件充足、高水平栽培管理條件下,畝成鈴可達8萬個以上;霜前花率93.42%。
衣分高、品質優
衣分43.25%,纖維長度30.26毫米,比強度29.94cN/tex,馬克隆值4.68。
栽 培 要 點
適時播種:4月上中旬播種,營養缽育苗移栽。
合理密植:長江中游棉區每畝1400株左右,長江下游棉區每畝1500-1800株左右,采取寬行密株方式種植。
科學施肥:⑴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畝施復合肥25公斤,氯化鉀10公斤,持力硼0.25公斤,鋅肥0.5公斤。 ⑵穩施蕾肥:畝施餅肥25公斤或復合肥15公斤,氯化鉀10公斤;同時酌情結合葉面噴施速樂硼;⑶重施花鈴肥:單株平均坐1~2個硬桃后畝施尿素25 公斤、鉀肥10公斤;⑷普施蓋頂肥:8月中旬看苗施用,一般畝施尿素8-10公斤左右。
合理化調:使用化學調節劑的原則 “前輕中適后重,少量多次”,花蕾期“打大不打小,打高不打低”,打頂后“上下內外全噴到”;一般蕾期畝用晶體縮節胺1克,初花期畝用晶體縮節胺2~2.5克,打頂后5-7天畝用晶體縮節胺3.5~4.5克。
病蟲防治:及時防治盲蝽象、棉蚜、紅蜘蛛等非鱗翅目害蟲。一、二代棉鈴蟲一般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視蟲情發生輕重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