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綠蘆筍的兼用品種,嫩莖肥大適中,平均莖粗1.79cm、整齊,質地細嫩,纖維含量少。*分枝高度56cm,嫩莖圓柱形,頂端微細。鱗芽包裹的非常緊密,筍尖光滑美觀,在較高溫下,散頭率也較低。嫩莖顏色深綠,筍尖鱗芽上端和筍的出土部分顏色微微發紫,筍尖圓形,包裹緊密。外形與品質均佳,在國際市場上極受歡迎,是速凍出口的*品種。抗病能力較強,不易染病,對葉枯病、銹病高抗,對根腐病、莖枯病、有較高的耐病性。高耐鐮刀菌及銹菌,對石刁柏潛伏病毒II有免疫力。植株前期生長勢中等,成年期生長勢強,抽莖多,產量高,質量好,一二級品率可達80%。在北方地區定植后第二年畝產可達300-350公斤,成年筍畝產可達1200-1500公斤。
栽培要點:
生產上一般采用行距1.5米,株距為20厘米,從而可獲得*產量。在收獲時節,冷涼乃至溫暖氣候條件下,筍頭緊實,該筍莖呈圓柱形、光滑,筍尖呈圓錐形。由于為雜交一代,長勢強壯,在春季可及早形成嫩筍,收獲期長,高產。該品種與UC157、UC800等綠蘆筍品種相比,具有不易散頭(此為評價綠蘆筍品質的主要指標),高抗莖腐病、根腐病,產量高(平均畝產1500公斤左右)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