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弱春偏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種。整個生育期前期發育慢,后期發育快。幼苗生長健壯,分蘗整齊,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冬季抗寒性超過某些半冬性品種。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抽穗早,產量三要素協調。常年畝成穗45萬個左右,穗粒數38粒,千粒重45克,活稈成熟,抗干熱風,耐高溫,高抗條銹病,中抗白粉病、紋枯病、葉枯病。
產量表現
2001~2005年在河南農大科教園區產比試驗5年,*典型地塊畝產648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8.0%~24.5%達到極顯著水平。2004年國家黃淮南片春水組B組區試,15點匯總14點增產,平均畝產549.2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9.88%。2005年國家黃淮南片春水組B組生產試驗比對照增產13.35%,達極顯著水平,居*位。
適宜地區
適宜河南省、蘇北、皖北、陜南、魯西南部、陜西關中、湖北西北部等省種植。
栽培要點
播期播量:黃淮地區一般在10月10~25日播種,10月中下旬為*播期。每畝播量6公斤左右,晚播或旱薄地稻茬地可適當加大播量。
適時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春季管理要晚澆拔節水,以小麥基部*節已伸長、第二節開始伸長時為宜。注意噴撒樂果加粉銹寧,防治蚜蟲和白粉病等病蟲害。在揚花始期,陰雨來臨之前噴撒多菌靈,防治赤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