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冠倒卵形或闊卵形。樹皮紅褐色或灰紅色,薄質,片狀剝裂。枝條密生,小枝帶紅褐色,一年生枝深綠色,秋后呈淡紅褐色。葉生于主枝上者為螺旋裝排列,在側枝上葉柄基部扭轉向左右排成不規則兩列。葉線形,半直或稍彎曲,長1.5~2.5厘米,寬2.5毫米,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葉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紅色,直生。種子卵形,成熟時紫褐色,有光澤,長約6毫米,直徑5毫米。外覆上部開口的假種皮,成熟時倒卵圓形,成杯狀,濃紅色,肉質,富漿汁。上一年形成花苞,第二年花期5~6月,種子9~10月成熟。 [生物學特性] 生境性耐陰,密林下亦能生長,多年生,不成林。多見于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內。生于山頂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狀。原產地年均氣溫2℃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陰坡或半陰坡的濕潤、肥沃的針闊混交林下。性喜涼爽濕潤氣候,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溫,抗寒性強,*適溫度20到25℃,屬陰性樹種。喜濕潤但怕澇,適于在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種植。 [生長區域] 東北紅豆杉,不但適應在東北地區生長、南移種植后,可以延長生長期,提高生長量。 東北紅豆杉的株高,在移栽頭一年生長緩慢,移栽一年后生長逐漸加快,移栽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達20—30CM。 [外觀特點] 東北紅豆杉特點是樹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變成黃綠色或淡紅褐色。其葉為二列式,稍微彎曲呈鐮刀形,近看像球,遠看像花,極為美觀。 [生長習性] 幼苗喜陰性,移栽*年需遮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