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莊黃韭栽培約始于宋代,迄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相傳,彼時該村多植蔬菜,后水質變苦,始改鐘黃韭。黃韭惡甜水而喜苦水。苦水澆灌出的苦韭,色黃鮮嫩經久不老,莖長味美略帶甜味,易于消化,遠途運輸,三晝夜仍色鮮味美不爛;若用甜水澆灌則莖短葉長,味辣略帶青稍,易爛,不易遠途運輸.
西安莊黃韭在栽培技術上不斷改進。*初是用地窨子培植,內竊火炕,很象今天的紅薯秧苗法。此法成本較高,產量低,火號不易掌握。到光緒末年,該村一位老農,名叫白老開者,始改用地溝,上覆蓋馬糞、韭毛,代之火炕增溫,成本有所降低,但生長期長,遂又搭棚于其上,南面開窗,借助陽光贈溫。隨著科學不斷發展,現已改用塑料薄膜保溫,自后產量大增.
西安莊黃韭的品種主要有三:一是從河間引進的于莊大白根,高而不倒,莖白長,葉短而園,產量高。二是從山西榆次太谷引進的山籽。三是本地品種露頭撲,枝軟易倒,不易管理,產權低,現已逐漸被淘汰。 西安莊黃韭栽培極為普遍,現全村八百多戶,無不種植。每年冬季,村內村外,風幛林立,韭壕鱗次櫛比。如今已遠近聞名,暢銷全國。一般于大田栽植一畝韭菜,到冬季可培育五池(畦)黃韭。三茬總產量可達1300-1500斤,按一般市價,可收入4800-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