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應縣蔬菜批發市場位于聞名遐邇的應縣塔東南8公里處,總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到目前 總投資額達2400多萬元,是1996年經省計委立項建設,1997年落成并投入運行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2000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定點農產品批發市場。
一、市場的立地條件
蔬菜批發市場地處大同盆地南端的平川地帶、交通便利(在應梨油路旁),距大運高速公路16公里,水源豐富(在應縣井灌區內)、電力充足(在大同、朔州兩大能源基地之間),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和比較好的發展條件。
二、市場的設施現狀
蔬菜批發市場經過近五年的完善,基本配齊了辦公、交易、制冷、計量、信息、通訊、運輸、包裝、餐飲、娛樂、旅店、洗理、匯兌、治安等設施。目前 ,市場擁有1棟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的辦公樓,35個建筑面積逾90平方米的交易站,1個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的交易平臺(內含占地4320平方米的交易棚9棟90個),1臺40T電子衡,1個信息室(包括電腦2臺、復印機1臺、傳真機1臺、電子報價屏幕1個)。5座予冷恒溫貯藏庫,日平均可予冷蔬菜500噸,餐飲部30多處,日加工鮮菜能力分別為100噸脫水蔬菜加工廠3家,包裝紙箱廠一家。2005年新建交易大棚2500平方米,電子結算大廳227平方米,新的信息系統和農藥殘流檢測系統正在建設當中。2006年新上馬脫水廠6家,包裝紙箱廠二家,冷庫二座,正在建設當中,預計總投資1000萬元。
三、市場的吞吐能力
蔬菜批發市場設計年吞吐能力為3億公斤,由于受農產品供給體系季節性生產制約,實際每年運行110天左右(7月上旬至10月下旬),年實際吞吐蔬菜為主的農產品1億公斤,交易額8000萬元,吞吐的農產品主要有青椒、胡蘿卜、尖椒、架豆、茄子、西紅柿、西芹、洋蔥、馬鈴薯、玉米等。
供給體系:由應縣及周邊5縣區構成。應縣每年種植各種蔬菜30萬畝,可提供蔬菜產品3億公斤,加上周邊5區、縣蔬菜產品流入,供給總量達4億多公斤。
銷售網絡:市場有固定經紀人34名,日平均銷售蔬菜800多噸,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6個省(區、市)的300多家消費市場和加工企業。
四、市場的運行效益
蔬菜批發市場,以促進農產品流通為宗旨,因此,運行效益主要體現在社會效益上。一是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帶動了蔬菜生產發展。全縣蔬菜種植面積由1997年的6萬畝增加到2007年的30萬畝。直接增收1.2億元。二是促進了新技術開發,驅動了第二、三產業的形成和發展。2007年市場收取管理費100多萬元,創歷史*紀錄。13097685914 1309768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