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金頂謝花酥梨
金頂謝花酥梨是國家名優水果之一,國家商標局注冊為“金頂”牌。該品種系白梨和砂梨的自然雜交種,從外觀上看萼洼廣而淺,周圍有一片放射狀黃褐色銹塊,故得“金頂”美名。
寧陵縣石橋鎮,位于縣城北 6 公里處,盛產名優特產金頂謝花酥梨,有酥梨之鄉的美稱。單果平均重 300 克,*可達 800 — 1000 克以上。成熟后色澤金黃,果形美觀,皮薄肉嫩,脆甜無渣,汁水多,含糖量高達 15% 。并含有磷、鐵、維生素 C 等多種元素和維生素,酥梨已有 700 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明孝宗年間就頗有盛名,被列為上等貢品。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1958 年敬獻給毛主席;毛主席吃過之后評價說:“吃了寧陵梨,不思他鄉果”;1992 年在首屆全國農業博覽會上獲得優質證書,被評為國家名優產品;1995 年在國家林業部舉辦的農林特產品博覽會上被評為金獎;1998 年通過國家農林部專家考察鑒定,被定為全國*的優質酥梨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酥梨之鄉”;[1]1999 年 4 月份基地又被省旅游規劃局定為萬畝梨園旅游景區,石橋鄉被市政府定為全國農村改革商丘試驗區試驗點。石橋鎮是金頂謝花酥梨的故鄉,是金頂謝花酥梨的集產地。酥梨種植面積 3.5 萬畝,年產酥梨 4000 萬公斤,現已建成保鮮窖 3000 座,保鮮量達 3000 萬公斤。該產品不但銷往上海、廣州、武漢等全國各大、中城市,而且還向加拿大、港澳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出口
編輯本段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了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準自即日起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保護范圍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河南省寧陵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的函》(寧政函[2005]13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河南省寧陵縣的石橋、孔集、柳河、邏崗、陽驛、張弓、程樓、城郊、喬樓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符合無公害梨產地土壤及水質環境條件的沙壤土,土壤ph值7.5至8.5、土壤有機質含量0.6%以上的園地建園。
(二)栽培管理。
1.種苗:采用杜梨做砧木,利用嫁接法培育苗木。
2.授粉樹品種的選擇與配置:以紅蜜梨、雪花梨、明月梨、荏梨等品種為授粉品種;授粉品種與金頂謝花酥梨的配比是1:8至1:10。
3.栽植密度:根據技術水平等條件,每667m²(畝)定植不超過83株。
4.施基肥:每1kg梨果需施2kg左右優質有機肥,混入適量磷、鉀肥,于采果后落葉前施入。
5.土肥水管理:采用樹冠下覆草、果園種草、果園清耕等措施進行土壤管理;*次追肥在萌芽前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6月中下旬);第三次在果實生長后期。*次追施尿素20至25 Kg,第二次追施三元素復合肥40~60 Kg,第三次追施硫酸鉀30至50 Kg。每年于萌芽前、幼果膨大期、果實膨大期、土壤封凍前,灌水4次,采收前15天禁止澆水。
6.樹形與結構參數:按照生產優質*梨果的要求,采用疏散分層形或開心形等樹形。樹冠覆蓋率達到80%以上,樹冠高度4米以下,冠幅4米左右,每667m²(畝)留枝量4至6萬個左右,葉面積指數3至5。生長枝、育花枝、結果枝的比例基本穩定在1:1:1。
7.產量指標:每667m²(畝)產梨果2500至3000Kg。
(三)采收與果實分級、包裝。
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在盛花后135至165天開始采收,按照GB10650—89的要求進行分級、包裝。
(四)質量特色。
1.外觀特征:果實為近長圓形,果皮黃而微綠色,梗洼附近果點較大,周圍間有突起,有放射狀金黃色銹斑,果皮光滑,皮質較厚,果梗中粗,萼洼廣而淺,萼片脫落或宿存;果肉白色、多汁、味甜。
2.理化指標:果實硬度3.8至4.0kgf/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總酸含量≤0.10%,固酸比值≥100:1。
專用標志使用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商丘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地質檢部門開始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措施。
特此公告。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參考資料
1.中國酥梨之鄉-河南寧陵 .產地網[引用日期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