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金梨:韓國用二十世紀與新高雜交育成的梨新品種,1984年命名。該品種果實圓形,果個大,平均單果重430克;果皮黃色,外觀極美;果肉細密,多汁,石細胞極少,風味甘甜,品質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果實耐貯藏,冷藏條件下可
貯4——5個月。果實于9月下旬成熟。該品種樹姿半開張,樹勢較強,幼樹生長旺盛,延長枝長1.5米以上,早果性和豐產性能強,極易形成腋花芽,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一般幼樹定植后第二年開始見果,5年生樹每畝產量2000公斤。抗梨黑斑病、梨黑星病能力強,對梨腐爛病抗性弱。栽培中需要注意授粉樹的配置,做好人工授粉工作,盡可能采用棚架栽培、套袋等技術。
2、豐水梨:為日本砂梨系統品種,親本為(菊水*八云)*八云。樹姿直立,樹冠圓頭形。枝干暗褐色,光滑,節間中等;葉片為狹橢圓形,銳鋸齒;每花序有6—8朵花,花冠白色,花粉多;種子小,扁圓形、黑褐色。枝條半開張,生長勢強,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自花結實能力弱。幼樹以長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果臺連續結果能力中等,花序、花朵座果率高,采前落果輕、豐產。花期長約半個月,果實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00克,*600克;果皮銹褐色,陽面微有紅褐色,果面粗糙,有棱溝,果點大而多;果心中大,果肉黃白色,肉質細嫩,柔軟多汁,味甜,石細胞極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6—13.3%,品質上等,耐貯性中等。抗旱、抗澇及輕度鹽堿。不抗黑星病、黑斑病、銹病、梨蚜、紅蜘蛛、梨木虱、梨大食心蟲,苗期枝干輪紋病發病較重。生產上應采取拉枝等措施,促進早結果,要加強病害防治。
3、新高: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400—450克,*果重1000克,成熟時果皮黃褐色,果面光滑,品質上,耐貯性好,果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該品種適應性強,豐產,栽后 第2年成花,三年見果,是當前較有發展前途的晚熟品種之一。
4、金二十世紀:果實淡綠黃色,果點小而平,單果重350克左右,果肉致密,質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1度左右,抗黑斑病,9月下旬成熟。該品種樹勢中庸,枝梢發生多,樹姿開張,短果枝數量多且質量好,豐產。
5、水晶梨:韓國從新高芽變選育。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平均單果重400克左右,果皮在果實成熟時黃綠色,貯后變淡黃色,果面光滑,品質極上,果實10月上旬成熟。
6、錦豐: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80克,大者可達450克,果皮黃綠色,貯后轉為黃色;果面平滑,有蠟質光澤;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質細嫩、松脆,汁特多,風味濃郁,酸甜適口。果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該品種抗寒力強,抗黑星病,果大質優、豐產性好。
7、瑪瑙梨:我國用早酥和新世紀雜交育成,是一個優良的早熟品種。該品種果實倒卵圓形,中大,平均單果重228克,*400克。果皮金黃色,果點小而稀;果肉黃白色,細嫩多汁,味甜,香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14.7—16.3%;較耐貯運,恒溫庫存放80天品質不變;果實7月上旬成熟。該品種樹勢健壯,成枝力中等,萌芽力強,適應性強,抗病力極強。早果豐產性強,栽后第三年畝產720公斤,五年生畝產1970公斤。為梨果市場淡季*品種之一。
8、愛宕梨:原產日本,二十世紀和今村秋雜交而成,1985年引入我國,是砂梨系統中的一個優良晚熟品種。該品種果實扁圓形,果個特大,平均單果重415克,*2100克。果皮薄,黃褐色,果點較小,中等密度,表面光滑。果肉白色,肉質松脆,汁多味甜,石細胞少,含糖量15.5—16%,可溶性固形物12.7%,品質上等。果實極耐貯運,10月上中旬成熟。該品種樹勢較強,樹姿直立,枝條粗壯,萌芽率高,成枝率中等,自花結實率高,以短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開始結果極早,產量極高,栽植當年即可開花,第二年開始結果,高密度栽培條件下,三年生樹平均株產7.7公斤,*畝產3896公斤;四年生樹平均株產26公斤,*畝產達8938公斤。
9、幸水:產于日本靜岡縣,為菊水和早生幸藏雜交而成,1967年引入我國。該品種果實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65克,*300克,扁圓形,果皮淡黃褐色,果面粗糙,果點中大,果心較小,果肉白色,肉質細嫩,柔軟多汁,石細胞極少,味濃甜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12—14.5%,品質極上,是三水梨中品質*的。8月中下旬成熟,常溫下采后10天果肉果肉即失水變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