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陜西關中奶山羊
類別:羊
地理分布:關中奶山羊分布于陜西省的三原、涇陽、高陵、臨潼、蒲城、渭南、扶風、武功、等縣。
關中奶山羊,因產于陜西省關中地區,故得此名。全省關中奶山羊存欄量約百萬只上下,其基地縣奶山羊數量為全省的95%。歷年奶山羊存欄數量、向各地提供良種奶羊數、奶粉的質量和數量及其經濟效益等均名列全國前茅,為全國*奶山羊生產繁育基地,故八百里秦川有“奶山羊之鄉”的稱譽。
產地環境
關中奶山羊主要產于陜西省咸陽、寶雞、西安、渭南地區。產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南依秦嶺,北有喬山、黃龍山,海拔為360~800米。地處溫帶,年平均氣溫為12~14℃,*氣溫為42℃,*氣溫為-15~-21℃,年降水量為540~750毫米,集中在7~9月份,相對濕度為71%,無霜期為190~210天,早霜在10月下旬,晚霜在翌年的4月上旬。境內有涇河、洛河,渭河貫穿其中,長期沖積形成關中平原,平原兩側為黃土高原。涇、渭河流域水源豐富,北部塬區水源不足。關中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地勢平坦,氣候溫和,農業發達,是陜西省主要糧、棉、油基地。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甘薯、豆類、棉花、油菜等,產區有種植苜蓿、豌豆的習慣。平原地區作物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平原南部和北部地區小麥、玉米、豆類或糜谷輪作,為發展奶山羊提供了豐富的飼料。
品種特征
關中奶山羊體質結實。頭長,額寬,眼大,耳長,鼻直,有的羊有角、有髯。頸下部有肉垂。母羊頸長胸寬,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寬長,傾斜適度。乳房大、呈圓形,乳頭大小適中。公羊頭大,頸粗,胸部寬深,腹部緊湊。四肢結實,蹄質堅實,蹄壁蠟黃色。部分羊耳、唇、鼻及乳房皮膚上有大小黑斑,老齡羊更盛。毛被白色,毛短,皮膚粉紅色。
關中奶山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88.6±2.33厘米,92.1±3.42厘米,101.6±5.69厘米,78.6±8.2公斤,成年母羊分別為:70.32±2.76厘米,74.85±4.06厘米,82.09±4.44厘米,44.7±6.8公斤。關中奶山羊耐粗飼,抗病力和適應性強。
產奶
關中奶山羊以產奶為主,產奶性能穩定,產奶量高,奶質優良,營養價值較高。一般泌乳期為7—9個月,年產奶450—600公斤,單位活重產奶量比牛高5倍。鮮奶中含乳脂3.6%、蛋白質3.5%、乳糖4.3%、總干物質11.6%。與牛奶相比,羊奶含干物質、脂肪、熱能、維生素C、尼克酸均高于牛奶,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脂肪球小,酪蛋白結構與人奶相似,酸值低,比牛奶易為人體吸收。·是嬰幼兒、老人、病人的營養佳晶,是特殊工種、兵種的保健食品。
肉性
關中奶山羊產肉性能良好。成年母羊屠宰率49.7%,凈肉率39.5%,骨率8.5%,油脂率6%。7月齡公羊,在放牧為主的條件下,活重可達30公斤。公羔羊的肉、脂肪、內臟等,可作肉食,皮毛和骨等為毛紡、制革、醫藥、化工提供原料。
關中奶山羊適應性好。耐粗飼,易于飼養管理,抗病力強。
羊奶
關中奶山羊系30~40年代外國傳教士為喝奶之需,帶入關中三原、涇陽、西安等地的一批莎能羊、吐根堡羊與當地山羊雜交的后代。近幾十年來,陜西畜牧利技工作者又大量用西北農學院莎能奶山羊進行改良,經不斷選擇培育,*后形成適應關中地區氣候條件,單產高,產奶量穩定,飼料消耗少,奶品質優良的關中奶山羊,居全國首位。
關中奶山羊產區關中平原年平均氣溫12~14℃,相對濕度71%,年降雨量540~750毫米,氣候溫和,沃野千里,農業發達,主產糧棉,農副產品豐富。又有各種枝細葉嫩的樹木,以及號稱“青草罐頭”的青貯飼料,繁育條件優越。這種奶山羊以戶養為主,由于地少人多,多采用舍飼或拴牧。根據其生理習性,適當放牧,則更有利于生長發育。當粗飼料以青草、谷物秸稈為主時,每天補飼玉米、豆類等精飼料0.25公斤左右;如以苜蓿等高蛋白優質牧草飼養時,則很少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