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該品種為臺灣引進新品種,西洋南瓜,西洋南瓜,早熟性好,果皮金紅色,單果重1.8公斤左右,肉厚橙色艷麗,肉質細密甘甜,貯運力極強,植株為中蔓,直立,無限生長型,喜冷涼氣候,容易座果,單株可座2-3果,開花后40左右采收。
栽培要點:
培育露地定植的瓜苗,要在晚霜過后及時栽植。栽1壟空1壟的,株距50—60cm;每壟都栽植的,株距100cm。刨埯(穴)后,每埯(穴)要先施入15~20g的磷酸二銨做底肥,底肥與土要拌勻,以防燒根。隨即放入帶土坨的秧苗,澆足水后覆土。覆蓋地膜的,膜邊用土壓牢,打孔將秧苗露出,再用土將秧苗周圍封嚴,以防風刮破地膜。覆蓋地膜的比未覆地膜的成熟期提前20—30天。每千克多收入1—1.5元。2.3種子直播刨埯(穴)后施入磷酸二銨l5—20g做底肥,為預防肥料燒壞種子,可用土將肥料蓋上后再播種,每埯(穴)播l粒,覆土3cm左右。每壟的埯(穴)要相互交錯。3田間管理育苗定植并覆蓋地膜的瓜苗,由于提高了地溫,幼苗緩苗后生長較快。當秧苗長至100cm高時,在80cm節問處壓上一鍬土,以后隨著秧蔓的延長,每隔100cm壓鍬土,使節間處生長出不定根,以助吸收營養,又可防止大風刮翻秧蔓。10片葉內的幼瓜全部摘除,當這一主蔓上的第2個或第3個幼瓜生長直徑為5cm時,在瓜的上方留5片葉子摘心,從葉腋問再萌發出的側蔓,要全部摘除,以保證有充足的養料供瓜生長。每株結瓜1-3個。要隨時拔除地里的雜草。用種子直接播種又不覆蓋地膜的,當幼苗長出3片葉子時,鋤草1次,并及時用犁趟l遍,達到滅草松土的目的。當秧苗長至20cm高時,進行第2次鋤草,每埯(穴)追施尿素20g,隨后用犁趟第2遍地,同時也要用土壓蔓。無論是用秧苗定植的,還是用種子直接播種的,在生育期中,都要根據葉片的顏色適時追肥。經3年的生產栽培管理,在實踐中還未見到紅栗南瓜所發生的病蟲害。生育期中從未使用過任何一種農藥。紅栗南瓜是同株異花授粉植物,在開花期若能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結瓜率;每天人工授粉的*時間是6~11時。將另—健壯植株上盛開的雄花摘下,去除花冠(花瓣),把雄蕊花藥與盛開的雌花雌蕊柱頭相接觸,即可達到授粉目的;也可用毛筆將花粉輕輕撣入到潔凈的紙上或玻璃片上,再用毛筆蘸花粉涂抹到雌蕊柱頭上即可;有條件的可在地里放養l箱或多箱蜜蜂授粉效果更好。4收獲紅栗南瓜主要以收獲成熟老瓜為主。成熟的老瓜果色較深,果皮堅硬并呈現固有的金紅色,瓜柄處有明顯的龜裂,瓜柄短而粗。在臨近收獲期時,可將一些老枯葉片摘除,通風透光,以利南瓜著色。有條件的,可根據市場行情,適時采收,及時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