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蔓枯病為害葉片、莖蔓和瓜條。發病初期葉斑較大,圓形至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至黃褐色,有輪紋,其上產生黑色小點。莖蔓病斑多為長條不規則形,淺灰褐色,上生小黑點,多引起莖蔓縱裂,易折斷,空氣潮濕時形成流膠,有時病株莖蔓上還形成莖瘤。瓜條受害初為水浸狀小圓點,后變成不規則稍凹陷木栓化黃褐色斑,后期產生小黑點,染病瓜條組織變糟,易開裂腐爛。
防治方法:
1.實行2~3年與非瓜類作物輪作,應徹底消除前茬作物的枯枝落葉及殘體,及時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播種時選用無病種子,并新高脂膜辦拌種,播種后及時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墑,防治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2.施用充分腐熟的漚肥,適當增施磷、鉀肥,生長期要加強管理,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同時應注意放風,澆水后避免悶棚,并在開花前噴施壯瓜蒂靈增粗果蒂強化營養定向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
3 藥劑防治,若發現病株應及時撥出,并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