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桃樹健壯砧木苗是培養健壯嫁接苗的前提和基礎,是桃樹早結果、早豐產,達到優質高效目的的重要保證。桃樹健壯砧木苗(成苗)的標準是:苗高80~85厘米,粗度(地徑)0.7~0.8厘米,發育充實,根系發達,莖、葉芽無病蟲害。培育健壯砧木苗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圃整地。桃樹苗圃宜選擇排灌方便、背風向陽、耕層深厚、疏松肥沃的中性沙壤土地塊。苗圃地切忌連作。育過桃苗的土地要隔3~4年后才可用來再培育桃樹苗。秋冬季深耕30厘米,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公斤、三元復合肥25公斤。
2.因地選種。桃樹的砧木主要有山桃和毛桃。山桃耐寒、耐旱、耐鹽堿力強,嫁接親和力好,成活率高,以其為砧木的嫁接苗適合我國北方地區栽培。
3.種子沙藏。春播時,種子必須進行沙藏處理,打破休眠后方可播種。沙藏方法:將桃核放入冷水中浸泡一周,讓種子吸足水分。吸足水分的標準是將桃核砸開,桃仁吸水膨脹。取干凈河沙用水拌濕,以手握成團,松開一碰即散為宜。將1份種子與3份濕沙混合,量少時,置于木箱內,埋在背陰處或放入地窖;量大時,做露地溝藏,溝深60~70厘米,寬50~80厘米,常隨種子多少而定,先將溝底鋪10厘米厚的濕沙,上面再放與沙混合的種子,堆到距地面10厘米深時為止,上面鋪10厘米厚的濕沙,*上面蓋土15厘米,防雪水浸入。翌年土壤化凍后,每隔一周翻動*種子。一般沙藏60~80天,春分節前后結束沙藏,適時播種。
4.科學播種。播種分春播和秋播兩個時期,在氣候、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區可秋播,秋播一般在10月下旬至結凍前,種子不用沙藏處理。但在冬季嚴寒、風沙大、早春干旱的地區,以春播為好。冀東地區一般采用春播。春節過后,要隨時檢查種子的萌動情況;當核殼開裂、胚根剛剛萌動時為播種*期。播前把沒有開嘴發芽的種子剔除。苗圃先澆水造墑,然后平整做畦,畦寬120厘米,長5米左右,畝施三元復合肥60公斤做基肥。為防燒苗,基肥要施在壟背上。播種時,一畦播種4行,小行距2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溝深3厘米,株距10厘米,覆土3厘米,壓實后蓋幅寬90厘米、厚0.005厘米的白色地膜,一膜蓋4行。
5.幼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時扎孔放風,齊苗后在地膜上壓1厘米厚的細土,防雜草。幼苗生長前期蹲苗,促苗木根系發達,生長粗壯。5、6月份天旱,要酌情澆水,7、8月份降雨多時注意排澇。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可追肥兩次,前期以氮肥為主,畝追尿素10公斤,以促使苗木迅速生長,后期增施磷鉀肥,畝追三元復合肥10公斤,促使苗木組織充實、木質化,肥后澆水。為促使砧木幼苗迅速加粗生長,當其長到高45厘米左右、地徑不足0.5厘米時,可實行摘心。摘心時期應在芽接前一個月(小署)左右,不可早于此時,否則會長出大量副梢,達不到預期效果,同時,及時摘除基部15厘米以下的萌蘗。幼苗在低溫潮濕的季節容易發生猝倒,可噴30%多菌靈3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防治蚜蟲可噴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一般在夏末秋初進行芽接。